写给两个月前的自己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能给生活带来实质性变化的话,那就是学习了。

成长需要不断填坑

报名此次认知写作学课程,其实是有渊源的,前期已有好多年的铺垫。记得那时的我,不满于身边的黑暗种种,试图寻找跟自己价值观类似的人群。

在微博上,有这么一类人,以自我决定论为导向,安静地做自己认可的事情,不停地输出,为人类未来架构一个精彩的世界。「我就想成为这样的人」,钦羡着这种恒久的驱动力,我与开智也走得越来越近。

在此次课程中,和其他优秀学员相比,我很平凡。然而,我更在乎在这个过程我学到了什么,以及这种学习如何渗透到我的生活。

身边的人常常听说我在写作业,因此也格外好奇。妈妈说,「都一把年纪了,赶什么作业,回家嫁人生孩子」。这是大部分人惯有的想法,他们都不想我太累太折腾;闺蜜说「涵姐你为何一直有做不完的作业」,我微笑着说,「因为钱已经交了」,多么实诚啊!

那么,驱动我的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一种节奏感。踏上这段学习旅程,仿佛回到了大学最忙碌又充实的那段时光,在当下有限能力范围内,用最恰当的状态完成任务,然后适当调整,循序渐进。

以前总跟自己说「小步子走,一点点进步」,后来才发现,只有当你开始走的时候,才有所谓的大小步,才能遇到坑,并且有填坑的机会。

有欢喜,也有遗憾

这次课程中,我能有恰当的表现,还要感谢前期的铺垫,也就是开智读书会。当时,就算是在外游玩也要抽空每天写读书笔记,最后,我完成了,也获得了挑战新任务的信心,所以才会踏入写作课的坑。

我知道,这次课程只是个起点,只是个塑造习惯与思维的过程。此间最深刻的体会莫过于对工具的挑剔,受够了微软办公软件频繁出错的折磨,一遇 markdown 便爱不释手,可以心无旁骛地写干净漂亮的文字,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吗?

遗憾的是,课程中没能完全领会「最小原则」,课程沟通时,小伙伴们用了太多协作工作,反而加剧了认知负荷。由此可见,面对信息过载,减轻认知负荷多么重要!

还有尚未掌握的一点是「时空转换」,虽然知道「空间大于时间」,然而一旦动笔,就容易落入原本的俗套。

面朝阳光,淡若清风

我的灵感往往是在于情绪涌出的那一刻降临的,头脑中各式各样的架构涌泉而出,容易进入心流状态,成品的情感指数极高。记得作业中,最受好评的文章莫过于「写给即将过去的你」,略带伤感,毕竟含着泪下的笔。

学到课程的最后一章,「最小故事」的揭示让我抵达了认知写作学的高峰,仿佛乘风入云,忽上忽下的跳动感,让人心潮也为之澎湃。

阳老说,「这个世界不是单纯的黑暗和光明,而是灰色的」。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不再像年少时那般执拗,对世界抱着偏执的念头,而是逐渐走入灰色地带,脚踏黯淡,面朝阳光。

感谢认知写作学,在虚拟化课程与现实动荡的年代,给予我向上的力量。不再情绪化地看待问题,一切皆可淡若清风。

同侪缘聚

课程即将结束,但我却收获了各种小伙伴,最终 BP 结业作业,与团队合作完成了 Runmap,虽然作品有许多不足,但还是符合了快写慢改的原则,同时也吸取了经验教训,认识到在团队协作中了解彼此和互相协调的重要性。

这里我就不一一点名小伙伴了,因为我们接下来的故事,绝对比此刻精彩,私下邀约的伙伴们心里都懂,让我们携手开始吧。借着这个契机,一起成长!

最后,借用小伙伴冯敬俊在 BP 中的一句话「感谢缘分让我们在这里相聚」。

小十二打怪记

小呀嘛小十二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 Continue reading

南山是一座什么样的山?

Published on October 18, 2017

我的写作教练阳志平

Published on October 18,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