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好比是一出剧,将进度条拉回2017年3月,会看见,十二那时还是年纪正轻的小十二。她趁她的迷之长假,报了一个叫「认知写作学」的班。为什么心心念念执意要学,她还没搞明白,只是直觉告诉她,这好东西。

单兵战群雄

「嘟嘟!嘟嘟!嘟嘟嘟!」,开课集结号响起,小十二赶忙跑去站队。她眼珠转呀转,东瞅西瞧,瞧见了一个叫卡包的神奇东西。在卡包里,课程的地图路标,一览无余;里面还装有课程组早给备好的锦囊妙计 —— 学习工具哪里找?学习姿势何为佳?路遇猛虎怎么办?小十二上下捣鼓脑袋,一个个点红心收藏。揣好这些,她踌躇满志 —— 此次西行,必取得真经归来。

像每个轻松的想当然都会不巧撞上三次元荆棘一样 —— 小十二的理想学习姿势在现实重力下变形。「周日领任务,周一写作业,周二~周五习新知改卡片,周六参答疑待点评」—— 官方推荐。好叻! 小十二一声应承 —— 随即一幕闪现而来 —— 周六夜深灯火亮,小十二咬笔正思文。「为什么还没写完呐?!」 —— 从来没赶在阳老师点评之前交作业的小十二如是慨叹。

除却遇染拖延风寒,小十二还不幸遭遇了抽象知识的千军万马。诚然,课程里抽象词汇总归有限,但它们个个是知识界中的高级将领,手下小兵无数。颇有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气势。小十二遭遇者、呆滞着,单兵战群雄?诶,天色不早,各位爷你们好好玩!小十二讪笑推诿几句,赶忙溜进了下一个卡包。

此处小十二失策,采取了不正确的作战策略。她喜欢先把一周的所有卡包都逛逛再想应敌之策。然面对被聚一起的一周众敌,她除开场高喊「虽千人吾往矣」,遂即便是一脸呆样,不知从何下手了…..

所以呢,各位看官,可千万别学小十二。为学者,学一点就琢磨一点就用一点,佛挡杀佛神挡杀神千万别客气。诱敌太多就会杀敌选择困难,这是真的,小十二泪目劝谏。

杀敌捡宝

在「认知写作学」这座战场奇域里,敌军来源多种多样。你瞧,那条在静修的「大脑默认模式网络」来自认知科学;那只正吐丝的「小世界模型」来自网络科学;那朵开在山谷下的「风喻」来自认知修辞学;头顶天使光圈的那三个「最小」、「卡片」、「时空变形」则是这的本土将领。

小十二初生牛犊,面对浩浩大军,总绕过也不是个法子,只好上去乱打了。虽毫无章法可言,所幸偶尔也「乱拳打死老师傅」。敌军一倒,小十二就赶紧跑上前去捡掉落宝物。

「记忆的生存优势效应」,啧啧说话思考要贴近自然演化之道大脑才喜欢嘛,这个捡走。

「写作三难」,哎呀呀我提笔写作抓耳挠腮原来不是我太弱,是写作真的这么难,有意思,拿走。诶,这还有从认知科学角度出发针对「写作三难」的医药包!也一并带走。

「范畴化与非范畴化」,范畴帮我们归类简化,大脑吝啬鬼喜欢;非范畴化制造奇妙感觉,大脑爱新奇喜欢。最喜欢看相爱相杀的剧了,带走带走。

……

大珠小珠落我袋。一翻作战下来,敌军虽说还是浩浩荡荡,但小十二背袋里也装着珍宝无数了。

尾声:

小呀嘛小十二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敌军多,也不怕那击杀难,只想一次次再来打哟,捡宝回家咯,乐趣自盎然。

附:课程QA

  1. 参与课程的初心

    想明白些道理、看些好东西、写些可赏的文字。

  2. 为什么选择担任教练

    阳老师自言「认知写作学」课如一个知识迷宫,设个挑战性目标能更好掌握。教练一职,看起来既有趣又有挑战性。

  3. 给即将参与课程的同学一点建议

    多写多看多琢磨。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南山生柔莎,北山长嫩藜。世界如此之大,你是选择南山,还是北山?南山和北山有什么区别?少男少女少年们,你的青春时代,你的少年时光,面对无数的选择,在喧嚣的世界,你坚强的打拼,是否已经忘记了何为柔软?读到诗经里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那一刻,你的心突然感到柔软。一种力量如同种子,破土而出。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份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

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君子真快乐,美名必永驻。你问自己:为什么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选择这门认知写作课,看似无用的功课。写作?干嘛?心里一个声音如同洪波涌出:快乐,安放心灵。

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

读到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的快乐,让你决定,写作,因为快乐。上写作课,因为众行远,携手师友,乐只君子。

白云在天,道里悠远

认知写作课的内容,很多突破了你的认知。你抓住了最小行动,坚持完成了每周的大作业,千字文。开始为完成作业,逐渐感到心被安放在一个宁静之处,浮躁、喧嚣被每周的千字文如扇子扫过。白云在天,这条路很长,一点点看着自己写作中暴露出来的特点,一点点通过写作清单,通过练习去改进,日有寸进。缓慢而悠长,前路漫漫……

同时进行的大作业BP,也一天天在讨论中进行。忽然一日,结业路演之时。时间真快,道路还在远方,写作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

回顾这一次的课程:南山是一座什么样的山?认知写作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

心心相映,不负此生

换你心,为他心,为天下心。 换天下心,他心,为你心。

打开你的心,你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他的世界、她的世界、他们的世界。天高海阔,不只一滴水,一汪水。世界之大,一湖、一海、一银河、一宇宙,无边无际。

三个月前,你的世界,只有自己,如白水鉴心、清澈见底、井底自娱自乐。 三个月后,你的世界,有了苏如海、韩如潮;有了高岸山谷、一泻千里;有了名山大川、汪洋恣肆。

二月二龙抬头,那一日,步入认知写作的海洋。 五月十五路演日,这一晚,鼓起勇气拿出结业作业路演,克服了最后一刻想放弃的念头;克服了跟随自己三个十二轮的“面子”思想;接受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路演结束,长长吐了口气,这才是开始。你的心,开始舒展,四处张望,周围的他心、天下心。

你将从一颗颗美好的心灵中吸取能量,完善自己的一汪水,再流入那潮起潮落的认知的海洋。

大海星辰,潮起潮落,心心相映,不负此生。

附:课程 QA

  1. 参与课程的初心

    被阳老师分享欣赏辛弃疾的「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的文字打动。希望用写作安放心灵,心之所向,静静地体验心流,体验无用之美。

  2. 参与课程最大的收获

    认识到他心、我心、天下心,自我置后,作品反而更能流传。先用文字写出自我,然后看见自己的太过自我,从而开始换我心为他心,换他心为天下心。在文字中,洗心养气。

  3. 为什么选择担任教练

    教学相长,通过担任教练,助人助己,同分享,共成长。希望我们在写作的大海中一起扬帆,启航。

  4. 给即将参与课程的同学一点建议

    你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请坚持完成每一次的作业,以及最后的结业BP。哪怕写一篇自己也看不过去的文章,也好过捐学费哦。你请记得:完成比完美重要。这门课,不仅学写作,也学思维,也训练意志,请踏上你自己的英雄之旅。

2015 年 3 月,我正在开智社群分享每日写一千字的故事心得。那时的我写千字文已将近一年,这种笨方法帮我克服了写作恐惧,还倒逼我每天阅读学习,如无意外,我可能会一直写上个三五七年。

可是,就在我分享完后,阳志平老师突然出来说,这样每日写千字文有问题:

隐私的文字、技术类、笔记类的文章可以每天写,但公开的每天进行持续地文字输出,会损伤创造力,文气会被稀释。天天坚持对外输出这种事情,容易将酷的底线变低,同时你的大脑会习惯这种线性操作,日益写不出更好的文章。

此前自己虽已隐约感觉到如此写作不妥,但好不容易养成写作习惯,可以沉浸在自己每日千字的小虚荣中,阳老师的建议就像是当头棒喝,一下子敲醒了我,遂接受了阳老师的建议:继续写千字文,由公开写转为私下写,由每日发转为每周发,开始翻译名家名篇,对比发现差距,弥补不足。

此后,阳老师陆续在群内发一些写作的方法与技巧,推荐写作书籍。开智社群成员几乎是阳老师博客读者 ,有强烈的写作欲望,但苦于没有科学方法,看见阳老师教写作,心中自然欢喜,但也不满足零散的知识点,希望阳老师开一门系统的写作课,恰逢阳老师当时发现其公司内部同事的写作水平也需要提升,于是在三个月后,阳老师开设了一门实验性非公开的课程《写作的技艺》,后改名为认知写作学一期。

这是阳老师首次开课,而且还是符合我刚需的写作课,课程一发布,我就马上抢着报名,而且还买了一堆课程预习书籍,例如《翻译乃大道》、《红玫瑰白玫瑰》、《修辞认识》、《修辞感觉》等,本想自己有每日千字文的写作基础,可以一边上课一边啃书,后来发现自己实在太天真……

阳老师的第一期认知写作学课程有三大特点:

1)信息量大。经常出现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的专业术语,需要一边上课一边记下陌生的词汇,如果没有及时查阅,下一节课就会云里雾里(现在课程已有卡片专门解释术语,方便查阅,但还是建议自力更生,记得更牢),而且课程直播还经常超时,预定是两三个小时,但往往一讲就是四五个小时,听不懂也只能一直听下去,结果是课程都顾不及,哪还有精力看书?

2)即兴发挥。2015 年的直播技术远没有现在好,还没有手机直播、美颜、点赞、送鲜花,阳老师也没有什么直播经验,直接买了个摄像头就在电脑前开始直播。课程直播往往是这样:课程前半段你还能看到阳老师的脸和嘴不停在动,到后半段讲 High 了,想起小故事就插播,想起某个理论就去翻查,想起某篇论文就去查证,乐此不倦。到后来,你就根本看不到阳老的脸,只能看着他的光头在晃来晃去(后来才知道阳老师为讲此课专门去剃了个新光头),后来我也干脆改为听课而不是看课了。老实说,这种直播体验当时看来肯定极其糟糕,但课程老师是阳老师呀,那个未曾直播讲课不爱社交但写作很好的阳老师呀,也就习惯释然了。

3)翻转教学。课程按每个地域分组,4 个人一个小组,两两结对写作,线上相互督促,线下聚会交流。直播课程前预留十五分钟练习快速写作,写完马上提交,阳老直播点评。课程最后要求每个学员写出一本教自己写作的书,建议一边上课一边写。课程最终大作业是商业计划书,鼓励组队完成。课程以学员为中心,以便清晰目标倒推行为,激发了我学习写作的动力与兴趣,除了积极提交作业,我还担任课程志愿者,整理文字直播稿与课后答疑,深化课程知识。

估计在认知写作学课程中的表现还算可以,写作还算勤快,还有信任基础,后来开智学堂内部招聘,竟顺利入职,成为阳老师的同事。不过,相对于同事,我更愿意将自己定位为阳老师的认知学徒。

事实证明,成为同事是通过「合法的边缘参与」变成实践共同体成员的最好途径。这样,无论是在合法性还是物理距离,学徒与老师都可同声同气,朝同一个目标前进,学徒可通过在各种情景中解决真实任务来耳濡目染老师的解决问题方法,学习复杂环境中的内隐知识,发现认知差距,然后独立实践,接收老师反馈,得以快速成长。

阳老师就这样正式成为了我的写作教练。此后两年,他影响我最大的,便是让我养成了卡片写作的习惯。

什么是卡片写作?卡片写作什么优点?我如何习得卡片写作?这得从 2015 年的一个故事说起。

2015 年 2 月春节前夕,阳老师答应给财新写专栏在新年前发表,但此前一个字都还没写,为了赶稿,就在群内玩起了微信直播快速写作。

阳老师先在群里发布写作通告,约定围观规则,到规定时间后,正式开始快速写作。首先是快速搭建文章框架,用反常识开头引起读者好奇,遇到需要引用的论文与证据暂时略过,使用占位符标记,接着是继续补充支持文章观点的逻辑演绎,最后使用简短的句子结尾。

一篇文章从构思到完成不过二十几分钟,此后阳老师快马加鞭再用一个多小时补充修改,一篇专栏文章完成了。看完阳老师直播写作,我当时就震惊了,以前我写文章从来都是像小学生写作文,简单构思之后就一个字从头写到尾,此后就是边想边写,边写边改,遇到卡壳无数,只能挤牙膏般一字接一字写,一篇原创的千字文需要四五个小时才能完成。鉴于此,我非常想学习阳老师的写作方法。

过了不久,我看到了阳老师写的《纳博科夫的卡片》,发现阳老师是使用卡片来写作,不过当时文章看完就算了,知道并没有做到,现在想来,可能是那个时候我还没成为阳老师的学徒吧。学习有时侯就是这样,只有去到真实的现场,看到真实的人实实在在地用这个方法实践,自己才会动手去操作。

> 插入纳博科夫的卡片

我真正开始卡片写作是在 2016 年 3 月,也就是《纳博科夫的卡片》发表一年之后,入职开智半年,当时我负责认知写作课程二期的运营。二期课程所有知识都使用卡片封装,我负责撰写所有的知识卡片。那时侯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看一节阳老师的课程,标记出重要的术语、概念、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理解,用简单清晰的文字写成卡片。每节视频时长 45 ~ 60 分钟,每天写 20~30 张卡片。

这样的过程一直持续了 7 个礼拜,到最后我全程看完了阳老师的 7 讲课程,近 40 个视频,每周写出 150+ 张卡片,7 周总计写出 750+ 张卡片。期间,我还购买了三盒纳博科夫同款卡片( 淘宝搜「索引卡」)开始纸质卡片写作实践,践行了 240+ 天后,写了 300+ 张纸质卡片,并将践行经验写成《卡片创作法之纳博科夫》。

此后我继续研习卡片创作法,整理其他创作者使用卡片创作的方法,写了《卡片创作法之梅棹忠夫》、《卡片创作法之司马贺》、《卡片创作法之王云五》和《卡片创作法之奥斯卡编剧 Dustin Lance Black》等文章,同时重启「每天写1000字」计划,建立以卡片写作为核心的小密圈,每天至少写一张卡片,分享自己践行卡片写作的心得。

现在,使用卡片创作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会使用卡片来做读书笔记、写每周总结、做会议纪要、构思主题分享、构建写作清单……你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就是 8 张纸质卡片快速起稿,再用 Workflowy 逐步扩展写作完成的。

> 插入 8 张卡片图片

认知学徒制中,实践主体不是老师,而是学徒;核心的内容不是教学,而是情景学习;概念知识不存在于文本,而在于实践。阳老师的《纳博科夫的卡片》让我领略卡片写作的魅力,认知写作学课程让我得以亲身沉浸在卡片写作的环境,此后长时间的个人卡片写作更让我收获真切的实践理解。

卡片写作是认知写作。认知写作,先有认知再有写作,先有谋篇布局,才有行文写作,如名将打仗,不求百战百胜,先谋不败,再谋一战而定。写作之百战百胜意味着写一百次都还未能彻底写完文章,每次写出一点点就阿 Q 精神,自欺欺人,白白消耗精力和时间。认知写作是平时多阅读多累积养文气,写作时聚精会神,气盛如河流,写作便如行船,一气呵成。如何更懂认知写作?2016 年 12 月,我开始主题阅读认知科学家司马贺,用时 7 个月把与司马贺相关的传记、专著、演讲稿和论文等都看了一遍,并写下读书笔记(具体见豆列 http://t.cn/R9sYHmu)。 2017 年 8 月下旬,我开启了「三十天读论文计划」,本意是想一边写论文卡片,一边形成对认知写作更深刻的理解,但没想到一读就是 50+ 天,收获超预期,时间限度也超预期。抵达人迹罕至的知识流淌之地,这种感觉真好。

卡片写作符合最小行动。每天至少写一张卡片,简单可重复,日练增益,是刻意练习。写作很复杂,包括搜索、阅读、构思、成文、修改、发表等过程,但如果使用最小行动思维思考,所有的事情都是同一件事,因为最小行动必然是所有行动的最小公约数。以学习为例,如果用最小行动来理解学习,你不能把学习割裂成阅读、写卡片、分享、实践等各个环节,如果把事情分割成为不同阶段,就做不对,做不好。阅读与写卡片是同一件事,阅读就是写卡片,如果没有输出自己的思考形成卡片,阅读徒劳无功;写卡片与分享是同一件事,写卡片就是分享,卡片如果不做分享,卡片之精髓尽可丧失;分享与实践是同一件事,分享促成实践,实践倒逼分享。卡片写作是最小行动,所有的最小行动都是同一件事。

> 插入一堆纸质卡片

卡片写作充满黑客精神。黑客写代码从来都不是一写到尾,他们会先写一小块试运行,运行成功才保存到代码库中,下次遇见问题,再调出代码块,或整块复用,或修改升级,快速解决问题。卡片写作就像是给自己积累一块块可运行的代码块,每一张卡片都是一个鲜活的证据、一个精炼的观点、一次严密的论证、一个感人的故事……每次主题写作只需把相关卡片抽出,按逻辑组合,按感情编排,如此操作,写作就像编程般爽利。黑客说「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 」写作者遇见写作者,无须寒暄,直接看彼此博客积累的卡片,写作者勉励写作者,无须多言,直接说「少废话,多写卡片」。司马贺在《人类的认知》中提到,成为高手至少需要积累 50000 个知识组块。对于黑客,那是 50000 个代码块,对于写作者,那是 50000 张卡片。

卡片写作构建写作清单。写作清单是提高写作水平最有效的途径,没有之一。一流的创作者从不依赖外部评价体系。写作过程中你会遇到各种人的评价与建议,张爱玲不是别人评价出来的,钱锺书也不是别人评价出来的。你需要自己制定规则,建立自己的写作清单。卡片写作不是摘抄,而是鼓励写出自己的感想、印象、联系、思考。将所见所得化为己用。多大的摘抄,都是别人,多小的卡片,都是自己的。卡片便是构建你成为有思想有灵魂之人的血肉。

到现在,我还在每日练习千字文,但写作之认知已不同往日,感谢我的写作教练阳老师。

相关链接

ChangeLog

  • 2017-10-10 开始写卡片
  • 2017-10-11 写成为学徒的故事
  • 2017-10-12 写卡片写作理解
  • 2017-10-13 修订增补
  • 2017-10-14 小幅修订,增加图片

为了满足随时记录和管理笔记的需求,他与好友共同创业,打造了高效率工作笔记「为知笔记」。为了让产品的文案更优美,提升创作能力,他带着兴趣来到开智学习认知写作学。他就是为知笔记创始人兼 CEO,2016《互联网周刊》年度人物候选人,开智学堂认知写作学二期学员李峻。

你好,请先和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好吗?

大家好,我是为知笔记的 CEO 李峻,我 2000 年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加入金山从事 WPS 的技术研发工作,2 年后离职创业,和朋友一起开发了「网文快捕」工具,2011 年开始做为知笔记,到现在已经 6 年了。同时我也是开智学堂认知写作学二期的学员。

请问你最早是从什么地方接触到这门课程的?为什么选择这门课程?

我是开智书友会的成员,在阳志平老师筹备这门课的时候,我就一直保持着关注。第二期正式开课的时候就立即报名参加了课程。

选择这门课程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对系统的认知心理学感兴趣,之前有了解过认知心理学的知识,但是比较零散,没有体系。

二是想提高自己的文字创造能力,公司的文案和 PPT 有时需要我自己写,写完之后不满意但说不出为什么,所以想通过学习认知写作学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你认为这门课程对你帮助最大的地方是什么?是否满足了你当时报名的诉求?

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帮助是认识到了文字创作其实也是有套路的。人们首先要对作品产生兴趣、产生共鸣和产生情绪,才会有耐心和信任去接受载体里的观点和知识。

认知写作学是我认知科学的启蒙,让我有了一定的套路和方法,去传播我的观点和知识。学习这门课程最终达到了我的目的,也满足了我报名时的诉求。

课程中让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什么原因让你印象深刻?

印象最深的是老阳用 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经语言程序学)、统计学等 AI 的常用手段去分析优秀作家的作品,得出规律之后,再刻意地去模仿和练习,最终快速提升文字创作的水平。

这种用认知科学的知识和手段去练习写作的方法,非常符合我们认知和写作的规律,和之前我所知的写作方法完全不同,所以让我印象很深刻。

参加课程给你带来哪些超出预期的体验或惊喜?

参加课程除了提高我写文章和 PPT 的能力之外,还提升了我的表达沟通能力,也收获了很多认知和脑科学领域的知识,这些是我此前没有预想到的。

课程结束后,你至今依然在使用或应用的知识或技巧是什么?可以举几个例子吗?

  1. 写作时不要用抽象的词汇,而是去描述动作和场景,比起那些抽象的词汇,生动了很多;
  2. 学会了故事 3 要素,从此可以高效的跟人讲故事,比以前少啰嗦了一些;
  3. 平时有想法的时候就用卡片及时写下了,等到写文章时就不愁没有内容了。

你认为课程中最难的地方是什么?当时是如何攻克的?

最难的地方是上课时布置的作业,需要我们去模仿学习,如果对知识没有理解透的话,就很难模仿,但作业又必须要交,所以自己对作业不满意的时候就会害怕交作业。

攻克的办法就是保持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不懂就是不懂,把心态放低,不去在乎面子,就当自己是一个「劣等生」,老老实实看学霸们讨论作业,慢慢的也会有新的收获,然后再一点点进步。

对于新一期的学员,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1. 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太广,不舒适感会很强,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过老阳是会负责的。如果有不懂的就去查以前的文章或 google 搜索;
  2. 忘掉其它地方学来的速成方法,,多花时间老老实实地模仿和刻意练习;
  3. 主动的找学霸搭伴,向他们请教,请他们吃饭;
  4. 学习认知写作学不仅提升写作能力,对认知科学的知识也能提升很多,理工科背景的同学也一样推荐来上这门课。

他爱跑步。2016 年 3 月,他因训练意外受伤,医生说「你以后还是不要这样跑步了」,没有跑步的日子,他感觉生活被判无期徒刑,无味而又难以下咽。一年后(2017 年 3 月),他参加认知写作学,为赶课程进度,他被迫放弃跑步,这一次他没有沮丧,也没有无奈,而更兴奋与自信,感觉就像登上驶往新世界的航船。这一趟七十多天旅程,他经历了什么?以下是他的故事。P.S.作者是认知写作学四期最优作品「开智部落」主创。

> 作者图

2017 年 5 月 20 日,认知写作学第四期班结业后第一天,我跟往常一样,早起,独自到大学城内环跑步。4 个小时,32 公里,默默地跑,自从写作班开学以来已经好久没跑步了。

19 日晚的结业典礼上,课程教练 @绝缘儿 分享了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一句话:「你们,还有旺盛的生活欲望吧?」

这句话掉落到我心坎的刹那间却激起了另一波涟漪,响起的是台北女巫店驻唱歌手的吟唱:「你也要 30 岁了,是不是很多梦想也粉碎了。」

2016 年 3 月,训练时意外受伤,躺在磁共振扫描机中检查时,机器里白色的光、单调的响声和我空洞的眼神,仿佛是等待审判的罪犯般等待医生宣告结果,「你以后还是不要这样跑步了。」这无疑是当头一记无期徒刑。平凡人每日的生活就像一杯杯白开水。这一年,我的生活更是一杯滚烫的白开水:无味而又难以下咽。工作、生活和运动生涯都遭遇困境,我开始在黑暗中孤独跋涉。

2017 年 3 月,此时的我已慢慢恢复跑步,但因为认知写作课我仍然没能跑步,知识密度大、写作压力大、同侪压力大,生活基本上被它所占据,我开始换上一种从未想过的身份标签生活:与无数「写作者」一样,用修辞表达、以隐喻呼吸,在故事中行走。

开智就像一只晶莹剔透的水晶杯,承载着我们的生活,当承载着岁月的阳光穿透过这只杯子时,原本平白无奇的白开水折射出不一样的世界。

大航海时代

1942 年哥伦布首航美洲,开启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大航海时代,原本孤立的几个世界开始融合。在那个时代里几乎每一天都是新的:新大陆、新物种、新社会。

我们正身处混沌的时代:新生、焦虑和恐惧,认知写作学就是那艘船,运载着无畏而好奇的人们去开拓未知世界,每个人的航程都是不确定的,唯一确定的是前方充满着酷暑、暴风雨和孤独。

写作之难,难在逻辑、文采和故事。

写作是人类进化晚期的技能,人类的大脑还没来得及为写作做好本能上的准备,而修辞在大多数人眼中不过是雕虫小技或者矫揉造作,这些人往往在生活的苟且求存中长出了爪牙般锋利的自我意识,还没来得及将自己退后,为心灵让度更多的空间给他人之心和天下之心。

苍茫大海,漫漫征程,我们取隐喻之甘霖,以认知科学为帆,卡片为浆,师友做伴,乘风破浪,在写作中追逐人性之光。

> 图片 > 帆船

写作之难,难在行动和坚持。 我们容易高估自己以至于行动瘫痪,除却才情诗意,写作更需要的是勤奋耕耘。用千字文和卡片大法,最小行动是我们一往无前的姿态,老师、教练和同侪信任的眼光使我们即使是黑夜中航行,仍能确定地感受到几千年潮起潮落的月光下古人的忧伤与银河撒下心坎时的感动。

最小、卡片和时空变形是认知写作学的核心体系,课程越往后推演你会更加发现它的逻辑之美,像是一朵叶叶相扣的玫瑰,这是知识的品味。

既已驶离港湾,心向大海。写作是一种无用之用的财富,个人如何抵达彼岸呢?最小行动,不是学,是写。成长最快,获益最多的同学都有共同的行为特征:勤写作,敢表现。我想「行动学习」正是所谓学徒制精髓,行动是对于个人的学习和心智都是一种压力测试:需要你不断暴露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唯有不断主动地给师傅反馈,你才能获得更好的反馈。僵固型心智的人迈不出这个舒适区,我想他们的学费是赚不回来的。

不要关注写作清单怎么用,而是思考怎么用写作清单。 它是个工具箱和兵器库:老师是怎么用的,同学是怎么用的,自己用得最趁手的窍门怎么用。借助写作清单,在写作中学习学写作,持续的输出和自我检视,避免陷入的知识漩涡,在大时间周期中累积复利。

结业大作业

认知写作学课的结业大作业是个人或团队创作一个 BP(Business plan,商业计划)并在路演中展示以接受评分。如何在 8 分钟内讲好你的故事从而打动观众?BP 是我们大航海之路的英吉利海峡,因为只有通过创造故事才能衡量我们从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你需要在普遍人性中寻找灵感、和队友间用写作清单相互评判。周作业有人管,有人提建议,但 BP 项目完全是自愿自主的。你的 BP 是顺产、难产还是流产,取决于你学到多少,能够输出多少,愿意付出多少。

> 图片 > 航船

BP 对任何人都是能力和意志力的双重考验。只在暴风雨中摇晃时,船上任何一名船员都需要相互依赖,争论、动摇、放弃,坚守,BP 暴露的不只是你写作能力的缺陷,更可能是协作能力上的短板,漫漫长夜,唯有信任支撑着我们看到新一轮旭日在海上的升起。

BP 的磨砺也拷问着我们写作的初衷。不要在舒适区谈论内在动机,那只是鸡汤。当不再有老师新的视频和答疑直播,既无光环可仰仗,也从压力中解脱,当你左手握着自己的写作练习清单,望着结业大作业这个担子,右手拖着,肩上扛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意向性不够,产品故事苍白无力,队友间的妥协与冲突……这时,你是否愿意去写,有无能力去写,能否坚持不脱离这个写作的气场?

我们的故事一直到最后一周还没敲定,教练的点评仍然是一剑封喉,当团队成员都面临着生活和工作上突如其来的压力时,在放弃边缘挣扎的气氛像暴雨前的低气压一样笼罩着整个团队。问题出在哪儿呢?产品分析、故事拆解,我们有太多的算计,用工具和技巧写出来的可能是不错的文字,但绝不是感人的故事,因为太多冷冰冰的程序和套路,没有打从自己心底感动去创造的东西连自己都无法打动,何以向读者告白?

而当我们放下所有思路、步骤和清单,只把自己心底的感动写出来时,才穿越出算法心智通向自主心智的隧道,气盛则言辞皆宜,大胆地跳入自主心智,尽情地沉溺在心流中,用自己最纯粹的认知和感觉去写作。这样写出的卡片再次拼接时,我们的故事活了。从人性深处去创造,才能深入人性。

> 图片 > 创作

我们需要时刻记住一个问题:「为何而做?」 —— BP 是为完成一个结业大作业,还是在创造属于你自己的作品? 如果只是将 BP 当作结业大作业,你需要做的是找个产品模型并编个故事就可以交差,但这样你并没有 all in。要知道,你是在创造一个东西,你手头的任何作品都在构建你。

最终我们的 BP 获得了优秀作品,在颁奖时我说:

「我们都是创造者,用自已的作品赢得信任。」是我们的项目想要传递给大家的模因,我们的团队也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未来的创造者,从这里起步。」让我们脚踏实地,双手沾满泥土,去行动,在创造中去创造,用自已的作品为这句话写上自已的注脚。

在这一个充斥着焦虑和恐惧的时代,作品是我们与世界对话的立足点。我们都是创造者,成就更好的自我是最大的作品。

致创造者

2017 年 3 月 11 日开学,5 月 20 日结业,71 天。你生命中的这 1704 个小时里,有多少认知写作学的痕迹?

这三个月,我和它相处的时间是 347 个小时 15 分钟,平均每天 4 个小时 53 分钟。而结业大作业更花费了 92 个小时 12 分钟。刷卡包、写作、看直播、思考、沟通、实践…..我的时间管理系统开始从「清单」转向「心流」。

即使工作、学习和生活无法用同一套系统运行,我们仍可以降低颗粒度,将时间分为「上班族时间」和「创造者时间」能在现实中保护你的内在动机。两者间并不完全冲突,学习和生活的创造者需要工作来支撑,而在创造者眼中,工作同样值得尊重,如果将工作视作惩罚和交易,你所换得的唯有负担和报酬;在创造者时间中打造你的作品,慢慢地,用打造作品的方式去工作,直到你的工作就是打造自己的作品。

只要坚持向顶峰攀爬和奔跑,山还在眼前,人已在天上。

生命的意义无从找寻,需要你亲手创造。写作中老师说修辞是对零度的偏离。我想每个个体和群体中的认知框架也有个零度阀值,只有撕下固有的标签,突破旧框架的限制才有机会制作新型模因,而你才有机会成为创造者。写作即为修已,我们在写作中找寻人生的意义。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哥伦布,都能在创造过程中发现属于你的新大陆。

征程就在脚下,何须停留

每个创造者,都有义务和权利去耕耘自己的秘密花园,是开智推开了我们心底这扇被藤蔓缠绕住的大门,才发现太多人等待着你,索德格朗和狄金森,你和我,不再是异类,我们用创造者的姿态比别人更靠近上帝。

对于很多人来说,「写作者」、「创造者」的身份并不是生活的常态,正如三个月的高压学习给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节奏带来的影响一样,我们的对世界的认知也悄然发生了改变,结业不等于结束,一纸结业证明,并不是在朋友圈炫耀的资本,我希望它是我们自己给内在动机套上的一件冲锋衣,在功利世界的风雨中保护每个人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即使回到现实世界仍能前行探索,尽最大的诚意和努力去耕耘。

长跑是痛苦的,仿佛它需要将我身体上的血液和肌肉抽空、燃尽。写作于我也是痛苦的,因为那是原本属于自已一部分的思考和感觉穿透出身体的过程。

长跑和写作,都是生命长河中的自我修行。在这孤独的征程中,我仿佛与古希腊追求修心与修身的斯巴达勇士同行并肩,用灵与肉的痛楚证明生命的隆重。

这是我在三个月征程中所找寻到的新大陆,也是写作的意义:我写,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