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写作学三期结业啦!700+ 卡片,122 个视频,20h+ 线下答疑,上万行输出…… 77 天高强度的学习,坚持到最后一讲的同学超过 50%!

阳志平老师忍不住结业的欢乐,在学员群里视频表演了一段「毕业扔书」。各地学员也是欢呼雀跃,「啊——什么?这本还没读完呐……」灰溜溜捡回来,「重读!」。

你一生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其一生奔赴的河流、倾注的汪洋。只是冰原冻土的那一泓初源,不会知道流淌的方向。—— 学员阿花

认知写作学之旅 77 天前启程,从「最小」出发,用「卡片」封装世界,以「时空变形」打破思维的藩篱。两个月沉浸文字之美,心智之奇,三期学员揣摩张爱玲的隐喻,对比海子的时空变形,改写经典科幻小说……逻辑寻迹,文采飞扬,故事跌宕,一篇篇习作出炉,未知的文字触碰可能的自我。

写作发掘的不仅是创作的本身,更是人的意义。有坐月子的妈妈坚持完成结业项目路演,有程序员找回文字梦,找回失落的自己。与认知写作学相遇或错过,对你而言是什么样的隐喻?

学员凋寒讲述了一个女孩在不知名山的故事。「她带着她永远有墨芯的笔,一张永远写不完的纸,走出了山洞。」温州的阿花从最初纠结同行的伙伴,到确认初心,认知写作学让她看到云阶无涯,天空海阔。「相信一切的分首,都只为在下一个山头,与自己重聚。」

用作品说话

刚开始上课,同侪压力暴风雪般袭来。学员罗颖用片片飞雪捏就作品雪球,用最小行动敲开优秀同学的小窗。「不瞻前顾后,认真输出。和作品站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形象吧!」

两个月的刻意练习,有的同学写作天赋突显,写出令知名科幻作家称赞的故事,基金经理摒弃清单式写作,尝试用文采表达我心,IT 工程师、行政妹子开始读诗、写诗,享受好的文字。那些刷过的卡片,写过的笔记,深夜的悸动……所有痕迹都已深深印刻在你心里。

img

课程的终极任务是模仿商业计划书,用 keynote 视频讲一个产品故事。好的裁缝能裁剪出适合各种场景的衣服,认知写作学出师的标志是既能在千字文中运用「远距联想」、「时空变形」,也能在其他场合自如使用这些技巧。结业项目用视频的形式放大文字优缺点,逻辑、故事、文采能否吸引人,一目了然。

img

本次课程学员组队完成了 15 个结业项目,个性化葬礼、儿童科学教育、写作神器……既是创作的冒险,也是回归本心之旅。连续三个晚上项目路演,脑力激荡,批量学习,再次深刻领会核心知识点。这些故事不完美,但完成第一个作品,便已走入不同的天地。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img

数十次线下活动、视频会议,原本陌生的我们竟成了无话不说的伙伴。是怎样的同侪,可以随时分享动人的诗歌,玩 CLOSTA 游戏,愿意每周两次线下聚会讨论「默说」「元话语」这样晦涩的概念?是怎样的同侪,可以包容你的慌张和不安,给你的探索以鼓励,成为值得信任的信息源?作品代替社交,Issue 深入交流,高质量的开放探讨,激发的是灵魂的碰撞与蜕变。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课程二期优秀学员担任组长。结业典礼上,各组伙伴给他们长期「压榨」的组长们制作了词云作为礼物。

img

「宇宙美少女」「分享成精」「谜一样的男子」……有同学说:

第四五周的时候,知识洪流快要淹没我,同侪劲风快把桅杆折断,是缘缘(组长)拉住了一路溜走的桅绳,撑开了云帆。谢谢组长,下辈子,希望你仍是我的组长。

自发复训,组建各地分群,延伸新玩法。想要和这群人一直走下去,或许就是对课程最好的回答。

异类之美,无用之用

img

从某些角度看,未来如缓慢流水,涉水而过的「四不像」才是创新的可能,是变革未来的力量。如果也你是这样的异类,不用自卑,坚持做大时间周期的「异类」吧。

相比泛滥的功利主义,认知写作学这种「无用之用」会在更大时间尺度起作用,甚至促成你人生的重要转折。所以不要急于给自己贴标签,隔绝「可能的自我」,也不要给他人贴标签,堕落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年轻时候应该学更难的知识,比如练习时空变形,比如写出动人故事。用写作进入心流,以我心换天下心,用文字创造新型模因,这是才是人工智能无法代替的美与意义。

我们共同经历,一旦发生就不会消逝。我们用它建造了时间上的城堡,悄然离开;前方虽是无物之阵,我们毫不畏惧,因为那些支持我们的,将于路上永远存在——直到时间的尽头。 —— 学员十三维

去写吧,让美与意义在笔下迸发。■

开智学堂认知写作学三期的同学毕业啦,本期课程的终极任务是完成商业策划书,对作者的逻辑、文采与故事能力要求极高。几分钟之内打动他人,绝非易事。

各位小伙伴儿的领悟力和创造力简直震惊小编!他们都做了什么呢?个性化葬礼定制、写作神器、气球屋、靓嗓 、个性旅游、强迫症治疗…… 简直脑洞大开!

小编这就带你瞧瞧去。

昼行夜梦

昼行夜梦

项目简介:昼行夜梦是个性化葬礼服务项目,提供葬礼策划执行,心理辅导,临终关怀,遗嘱公证,丧葬用品定制等服务。

团队主要成员:爱喵;燕恬;周媛;浚宇

腾讯视频: http://v.qq.com/x/page/v0330lesat8.html

阳老师点评 :设计加分,文采尚可,逻辑不错,故事通顺。可以继续思考如何利用空间隐喻来处理「个性」比如使用动漫、电影角色来表现葬礼,表现不同的告别方式,这样在保持沉重、引入深思的前提下,又能凸显主题。

写作花园

写作花园

项目简介:很多人觉得写作是痛苦,而养花是享受。写作花园想让大家体验全新感觉,让写作如养花般休闲、快乐。通过写作花园APP让你从此爱上写作。

团队主要成员 :小夕;欣怡;浚宇

腾讯视频:http://v.qq.com/x/page/m0329872hrv.html

阳老师点评 :项目胜在隐喻,作者通过刻意练习,避免了清单式写作。比如,一般的「BP」写产品需求通常是,我厂出品的APP有功能1、功能2、功能3…… 在写作花园中没有看到类似通病。而是借助于故事开头,通过卡片对比,引出需求;借助于种花的隐喻,描述功能特征。

蝶梦

 蝶梦

项目简介:蝶梦:一款孵化梦的App,倾听梦的声音。二百万年来无数人不断尝试进入梦的隐喻,孜孜不倦,亦步亦趋。而梦在那里,我们在这里,偶有联系,时断时续。21世界乘智能科技之翼,出入梦境,体验造梦之乐,用梦的低语。生命在无限时空里,无止境地呼唤你。你听见梦的声音了吗?

团队主要成员:木木;朱俊;ying菇凉;廉贞

腾讯视频:http://v.qq.com/x/page/b0329haeuef.html

阳老师点评 :项目很有创意,且手绘很加分。有意识地运用了认知写作学课上的很多写法,故事很有可取之处,可进一步营造戏剧感、沉浸感。

红色

红色

项目简介:让验血就像买温度计一样容易。

团队主要成员:凋寒;蕙蕙;rusel

腾讯视频:http://v.qq.com/x/page/w0331jku0fh.html

阳老师点评 :这个项目非常优秀。认知写作学的很多优点,尤其是「组块」,「隐喻」,还有认知科学的四大基础原理,作者都掌握得不错,用得挺好。整体和谐,有产品感觉。作者是一个潜在的产品经理人选。

趣写

趣写

项目简介:趣写:一款好玩的写作APP。 文字,能让我们记住那些忧伤与欢乐交集的日子。 时光匆匆而过,我和文字仍在。 那,我们如何重拾写作习惯呢? 趣写,和你一起去写。来,踏入趣写仙境……

团队主要成员:ying菇凉;喵星-hr

腾讯视频:http://v.qq.com/x/page/n0329i3g4n5.html

阳老师点评 :这个项目整体风格协调。故事清晰,逻辑主线清晰。

星辰小王子

星辰小王子

项目简介:以APP为中心,结合摄像/AR/实景探索等教学媒介,采取游戏化学习形式,基于认知科学原理和智能大数据分析,并组建儿童学习社区,对6-12岁小学阶段儿童,进行“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创造能力”全方位科学启蒙教育。

团队主要成员:十三维 ;耿宇鹏;Vicky 张沁 ;yufei ;yiwen;大桔子;Chenjinyanx;ZhangCici

腾讯视频: http://v.qq.com/x/page/s0329inj2u5.html

阳老师点评 :项目思路很不错,很多细节处理很用心。项目主线进一步精简,比如沿着星空来处理。小时候仰望星空,想探索科学世界;长大后,自己有了孩子,想给自己孩子创造一个探索科学世界的空间。于是,自己与孩子一起创造了一个在 iPad 中、在 AR 中存在的科学世界。

众多好友里,密斯朱是我最愿意用上进来形容的一个。上进通常是褒义,可是用来形容一个女子,尤其大龄未婚,总是隐约略带尴尬的。

密斯朱不介意,我们有多年的默契,她知道我并不是那些像八爪鱼似的爱指手画脚别人生活的人。

第一次遇到密斯朱是在大学入学军训的操场上,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场景,一片被倾泻下来的阳光洒满了,绿的要溢出的草地上,坐着一个好看的姑娘,作为同样好看的姑娘,我向她伸出了手。后来意识到除了都好看,都能收到数不清的礼物和花以外,我们就像两条平行线,她热衷折腾,我甘于平凡。

大三大四我跟着学校里大家的潮流考雅思,准备申请,去了英国念书。回国后按标准找到了待我合适的人,就这么定下来, 当着老师,过着闲适的生活,我一直很聪明,不大会跟家长过不去或者标新立异,姜是老的辣,谁要去磕碰那些荆棘路上的石头子,磨得头破血流然后抱怨社会和老天待我不公。被生活折磨了的人样子都丑,住着借来的小单位营营役役天天学着日本人的整理收纳术,心都宽不起来,上班终日对牢电脑脸色蜡黄,为几毛钱与小贩争吵,为刺头同事心焦气燥。一早我就知道作为独生子女一代的温室花朵 —— 我吃不了那个苦,家长的话我历来是服气的,除了对密斯朱的说辞「女孩子在外地一个人还是赶紧嫁人比较好,跑去上海无依无靠什么都过不好有撒意思。好在你懂事没学她那个非要跑的离父母远远的不回家」。

对我而言,她是顶特别的。

大学时代快乐是多。跟密斯朱一起干过很多傻事,踪社团男神,怕被发现躲进超市泡面架后随手拿起一包挡住脸,同仇敌忾对付坏心眼室友,为了翘课而翘课跑去逛街玩 cosplay。

我只道她是和我一样来大学享受生活的。看到她虽然低分飘过很多学科,跟我一样懒懒散散,但是偶尔放学周末在寝室看剧,只见她拿着包出门去市里学英文,亦或参加了一个什么股票方面的社团,莫名其妙过一年就当了领导。她也爱看书,讲话算漂亮,团体课堂展示通常都推给她了,我也乐得自在。后来她益发忙了,去参加一些宣讲和比赛。我们见面也少,疏离了些许。

直到我跟着觉得要毕业了,听父母讲,得出个国什么的,才发现履历一片空表,向她求助,密斯朱不由分说的帮我弄到社团做挂名副手,告诉我没时间就投个小期刊混个发文,这样可以弥补下绩点不美丽。这事办的利落像乒乓切菜,我自此就服了,上进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我脑海里,以前以为她只是扑来扑去瞎忙活,后来才知道,一个人的时间用在哪里,是看得见的。

毕业奔赴英国后,我直接奔向帝国主义的花花世界,来之前的焦虑症被新鲜感取而代之。我忙着学英文、认地图、和同学撕逼、出去旅游、谈恋爱,忽然有天想起密斯朱消失很久。微信向她问了好,才知道她陷入毕业工作低谷,在办公室被当作角落里的蘑菇,身体状况也不好,男友略微凤凰把她整的很焦虑。她说,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我有点微妙的庆幸自己身在此处,远处的她的生活,除了安慰,我鞭长莫及,但希望她知道我总是在的,磨合了四年大学生活,我们说的话,互相听得懂。

一年后我读完回国,带着男友找她玩。她状态更糟了,新男友没有精英的命,浑身精英的病,逼她换好工作,逼她任何事情都做到优秀,能做 99 分不许只做 60 分,想到我们之前优哉游哉的大学生活,听她描述让我不禁噤若寒蝉,马上要找工作,社会如此险恶?然而我们还是去 KTV 没心没肺的唱歌耍乐。她用夺命狂奔来对抗压力。

有天雨夜,接到她的电话,什么都没说,只有哭声,间或夹杂闷声呜咽,黑暗的感觉像布袋一样瞬间把我套住。

「他每天晚上深夜开始教育我,细数我的过失,再一件件事一句句话追溯到我的性格弱点的根源,再无限升华…… 讲话语调平静,但是质疑起来力度丝毫不弱…… 我听到我的自信自尊像玻璃一样忽然碎了…… 我不知道可以对谁说…… 他说,一棵树在外面有接触多少阳光,地下埋藏的根系就接触了多少黑暗…… 我知道我不够好…… 可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在男友高压统治下密斯朱噤若寒蝉,从小同样被父母公主一样侍候,开电视开空调都只动嘴的她现在每天连对待垃圾都战战兢兢,生怕忘记倒被骂。母亲教导我不要随意评价别人的生活,所以我只是听着,但是我心疼她,心疼她这样还记得帮我推荐面试,有机会也不会忘记我的一份,因为我一直能听懂她说话。

在她开始求助的看各种心理学书籍我就意识到事情不对了,可我也自顾不暇,陷入找工作的忙碌中。之后,庆幸的得知她在悬崖边上也没摔下去,而是意志坚定的希望做到男友口中的优秀再告诉他,其实他错了,不需要这样的方法,也可以抵达目的地。生活丢给了她一个稻草,她立马不由分说的抓住,漂浮到新城市新工作,远离涡旋。

工作让我吃不消,立马嫁人做太上老君,开始颐养天年。看看我周围的女子,挺多从自己家到大学,毕业再到老公家,工作只是个点缀,少有像密斯朱这样的讨生活。但是我懂她的每一个决定,我间或参与了她的轨迹,她便和她们区别开来,她是不同的。

结婚前夕我给她打了电话。得知忙着逼婚和筹备婚礼的这一年时间,她的生活却是拎着两只箱子踏入新城市土地上,起初晚上都梦到交不起租怕被房东赶出屋没饭吃睡大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跟每天在公司被骂后就回家随便乱攻击人的销售女室友作斗争,到随后在公司站稳脚跟,考了雅思,还去财大读了硕士,协助其他院校做科研助理,为跳槽做一步步准备。我真的纯粹为她哭了。而对我自己,我不后悔我的选择,但是我也不无羡慕。

和我平静生活相反的是世界经济格局到是波澜起伏,股灾来了。有天在捉摸吃哪个叶酸备孕效果好的时候,她给我留言,家里闲钱尽量做这次国债申购,不要碰股票 P2P 各种理财。好在我家向来保守,母亲也同意踏实稳妥。后来一次偶然的问好中,我才得知股灾中她也没能幸免,惊心动魄的保住了部分盈利,却又在准备加入的一家创业公司合伙时,被人骗损了大半。她怕我着急,食物中毒没告诉我,天知道她昏死过去的时候,钱被人从她账户上都亏掉了,吊着水知道噩耗的她作何感想。我毕竟不能设身处地感受。

她去旅游前跟我聊了很久。我感觉到她的平静,她说如果发怒能解决问题愿意一直发怒,责问每个当事人再问天问大地。自己还是太年轻,每个人在浪潮之中都以为自己是弄潮儿,但是退潮后都在裸泳。用了两个半月她走了西北云南和东南亚,有的地方有信仰,有的地方没有,偶尔给我直播一下旅途的新鲜事。

回家后她又想了两个月,决定去做艺术家,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我说你扯淡,转行穷三年。

不管怎样我是支持她的。毕竟她就是我,我就是她。

阳老师点评

面对一个具体题目,要尽量营造更复杂一点的层次,文贵奇不贵平,文章写得越好玩,才会越感染人。

「我的小传」,一般同学很容易按照题面上的要求去写,形成路径依赖,不知不觉按照别人的约束去创作。但是这个同学很聪明,她把自己的小传介绍分成两个角色,塑造了一个「不存在」的好友密斯朱。

文章前面,写的特别逼真:

众多好友里,密斯朱是我最愿意用上进来形容的一个。

文章在描述大学和工作中的场景时,穿插着写「对我而言,她是顶特别的」,「直到我觉得要毕业了,听父母讲,得出个国什么的,才发现履历一片空表,向她求助」,「忽然有天想起密斯朱消失很久。微信向她问了好,才知道她陷入毕业工作低谷」,「有天雨夜,接到她的电话,什么都没说,只有哭声」,很自然地引出「密斯朱」的在场。

一步步营造了非常逼真的人物叙述,最后,才来一个破题:

不管怎样我是支持她的。 毕竟她就是我,我就是她。

这种写法,又聪明又优雅,并且读起来非常舒服。感觉像是在听闺蜜讲她认识的另外一个人的八卦故事,讲着讲着发现,这个闺蜜讲的是她自己,一下子产生了一个极大的冲击。

这种冲击对于大家理解第七讲一个原理,非常关键。人类习惯听故事,每个人都喜欢故事,但是为什么能讲好故事的人那么少?这位同学体现了一个讲故事的技巧,就是比一般人多想一层。

普通人的思考方式是「我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他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他知道他不知道」,社会推理层次习惯在第三级第四级。比如一般人写「我的小传」,生活里发生了事件一,事件二,事件三,一路列举下去,这是一个简单的层次,很难形成一个好故事。

认知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发现,不同层次的思维和写作是故事高手和写作新手的区别,像伟大作家莎士比亚,他可以在推理的第七个层次工作。同写「我的小传」,这篇文章比很多同学多了一个层次,塑造了两个角色,通过另一个人的口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然后到结尾再二合一,差不多到了层次四或层次五。所以格外提醒大家,面对一个具体题目,要尽量营造更复杂一点的层次,文贵奇不贵平,文章写得越好玩,才会越感染人。

本文由公众号「孤岛闲话」(island-chat)授权发布。

如果有「修辞狂热爱好者」,佐籐信夫一定占其一。这么说多少有些不尊重的意味,毕竟佐籐是以饱满的学术热忱对待「修辞」的。我从他的书中感受到太多对于「修辞」的贪嗔痴,这种感觉我曾在读《我怎样读书 : 王云五对青年谈求学与生活》时遇到过,王先生对于「学习」本身的热爱透纸扑面而来。这种因为热爱而传达出来的贪嗔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在《修辞感觉》一书中,佐籐先生对数种辞格如数家珍,从辞格的起源,争论,娓娓道来,一直深入到辞格那拨人心弦的细微之处。

修辞是什么

修辞是什么?小时候的语文试题会问:「请问这句话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其实我对这类的题目还蛮头痛的,仿佛修辞是一种躲猫猫游戏,藏在文章中,躲在句子里,而我要蒙着眼把它找出来。时至今日,我总归是知道,什么是比喻,什么叫夸张,什么叫反讽,以及,作者那谜一样的思想感情…

这本书叫做《修辞感觉》,是不是意味着,作者认为修辞是一种感觉呢?我想是的。佐籐先生说:

…表现和理解不需要证据物件,而仅仅依靠相互的信赖支撑着。表现和理解也都是近乎于以基本信赖为前提的小小冒险。并且,不仅是直喻,一切辞格都无非是为使其冒险尽量成功所做的一种努力。

把表达和理解比作「冒险」,让人耳目一新,应该只有对修辞本身极度敏感而热忱的人才有这种体验吧。这样说来,妙笔生花的作家,也是英勇无畏的冒险家,挥舞修辞的利刃,刺破苍白的迷障。每一次修辞,便开启了一次小小冒险哦。

现存的字典中收录的字词是有限的,而这个世界是无限的,用有限的字词来描述无限的世界,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超出字词描述能力的事物,我们不由得说:「这就像XX一样。」,于是,修辞就这样出现了。从这个层面说,修辞的运用是一种自然的表露,仿佛是植入本能中的一种「感觉」。

也许说者无意,那么听者呢?佐籐先生在讲到看似难以理解的「提喻」时:

…之所以读懂提喻,是因为我们的精神内部蕴藏着一种修辞的柔性结构,与隐喻、换喻的情况一样,提喻性认识也是我们认识作用基建类型之一。

「柔性结构」,说得多好啊,修辞润物无声,我们敏感的「柔性结构」能轻易地捕捉到修辞背后的意味。真有些相顾无言泪千行般的感动。这种无法言说的奇妙「感觉」连接双方,开启了一场场默契的小冒险,你来我往之间,构成了一个美妙的修辞世界。

是的啊,修辞是一次小小的,小小的冒险。

修辞与思考

借着说修辞,佐籐先生探讨了一些对语言本质的思考,我没有想到这些思考会从一本讲修辞的书中读到,算是意外收获。试举一例:

我不知道在人以外的生物的交流中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否定这一操作。但是否定表现是极具语言特点的、极富人情昧的操作,这是没有错的。「有吃的啊!」这种肯定的表现或许很多动物都会做出来,但「没有吃的」这种否定表现,如果没有语言,似乎是相当困难的。那恐怕就会想办法用「我饿了啊!」这种肯定的表现来代替。人也一样,如果没有语言而光靠动作,比如用哑剧形式的话,否定的表现就有相当的难度。

以上这段话是作佐籐先生谈及「夸张法」中的「否定」时的思考。如果说修辞是语言的魔术,那么魔术背后的原理总是惹人向往,接近事物本质的东西,深刻而迷人。我们用言语表达否定的时候,是否意识到了蕴藏在言语深处的「必然性」呢?佐籐先生接着说:

「正在做着」的什么事情,如果让我们看到正在那样做,就会明白。但要表现「没有做」什么事或什么也「没做」,如果只是在舞台上一动不动地待着,这是不对的。这样的话,又丧成了「待着不动」这一肯定的表现了。在手势谜语游戏中,似乎也有这样一个手法,即故意先表演肯定,随后,再附加一个表示否定的动作。但这种场合,否定的动作已经是成为了约定的否定符号,几乎语言化了。

我从来没有意识到,离开了语言,表达「否定」是如此困难。即使紧闭双唇,疯狂摇头,也只是语言之否定的符号化表现。我们可以用语言轻易表达否定,甚至双重否定,三重否定… 如此说来,作为工具的语言,本质上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性。我不禁思考,「否定」这一功能,到底是语言的标配,还是修辞的加成呢?

发现美,并欣赏美

无论如何,修辞确实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了。当我们表达:「我被这段文字触动了。」、「这人的文笔真好!」… 这其中多少是对「修辞」的赞美。这种赞美基于上文所说的「感觉」,似乎是无法名状的虚无,使人沉溺于神秘的满足感之中。但止步于此,仅仅是发现了修辞之美,却不知美在何处,不知如何去欣赏美。而佐籐先生,显然是一个熟练的欣赏者。

在海里的

那不是美人鱼,

在海里的

那只是海浪

—— 中原中也《往昔的歌•北海》

书中「缓叙法」章节,出现了这首小诗。乍一看没什么特别,我甚至不知道用了什么修辞。佐籐先生是这样说的:

令人吃惊的是,居然有人发现了以美人鱼和海浪作为反义词…

美人鱼,通过被否定而以「不在那里的美人鱼」的形式出现了。原本就没打算写美人鱼的人,绝不会说什么「不是美人鱼」。他可以什么都不说,反正美人鱼什么的,一开始就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有人还是发现了可作为一对反义词的「美人鱼」和「只是海浪」。创造性的语言感觉,每每会发现难以名状的光景。这个被发现了的美人鱼,当然不存在。而且由于作为不存在之物而得以造型的美人鱼的消失,剩下的「只有海浪」残留着,仿佛是没被填满的背景一般。

撇开这其中的美妙不说。我想起一个著名心理学的实验,大概是这样的:实验者召集一群人,要求他们不要去想象「一只粉红色的大象」,尽一切努力不去想。结果… 可想而知,没有人能办到。这么说,修辞蕴含着不少心理学原理,在不经意间,使人「中招」呢。

去吧,去比喻,去夸张,去发现美并欣赏美,踏上修辞的冒险吧。

人的文学——认知写作学三期开学典礼致辞

各位同学,大家好!在认知写作学二期开学典礼上,我分享了无用的文学;结业典礼上分享了忧伤的文学。今天三期开学典礼,聊聊人的文学。

《人的文学》是周作人 1918 年在白话文运动初期的文章,认为新文学需要重视人的价值,反对一切非人的文学、吃人的礼教。眼看着白话文运动一百周年即将来临,中国从列强凌辱、战乱频繁到如今和平强大,年轻人追寻个人价值成为集体共识。那么,与一百年相比较,今天我们重谈人的文学,人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文学可以如何帮助人类?

人的问题

人的多样性

神话是众人的梦,梦是众人的神话;英雄只有一个,但会带着不同面具出现。在认知写作学每期课程中,也许最吸引我的是,每位同学都在努力成为自己的英雄。世界上有如此多迷人的心灵,不甘平庸,努力成长,通过简单的文字构建一个又一个城堡,每个同学都是自己的城堡的君主。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有的是产品经理;有的是工程师;有的是独立咨询师。甚至这一期还有几位是临产的妈妈。当有趣的人如此高密度地出现在一处地方,我身为老师,幸福洋溢。我认真地去翻每一位同学的自我介绍、加入学习小组的自述,甚至是朋友圈。我试图理解每一个同学的不同之处,奢望在未来短短七十天课程中,能给每位同学一些恰到好处的反馈。

你看,人是具备如此复杂的多样性。每位同学,都在看见可能的自己。你一定要来到人间一趟,看看那夏天的太阳,和你的心上人,打着赤脚,一起走在河边。我想,你想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如今与一百年前最大的不一样是,时代正在变得更快,它开始在伤害人类多样性。

鲁迅与梁实秋对战,两人需要指桑骂槐,论战八年,灌水数十万字。在三个月就是一年的互联网时代,看官们早就累了,取消关注。你的衣食住行,你的听说与阅读,都渐渐地变得雷同。甚至连你以为自己是小众的,也有一套流水线似的小众文化、垂直社群、二次元文化方法论来制造。木心曾经写过,从前那么慢,那么美,车、马、邮件都慢。一个问候,要等上好多天。而今天,每个人都试图在让自己变得更快,信息吞吐能力更强,刷爆朋友圈、10万+ 阅读成为创业者的追求。

有些多样性的丧失显而易见,比如外貌。前不久,有企业举办了一个网红大赛,让机器人与人类来识别网红脸。结果有的妈妈认不出自己女儿了。这种外貌的多样性的丧失,你容易识别和警惕。你很不愿意在外貌上与别人变得一样。如果你是一位女孩子,与别人撞衣了,你会惦记此事好几天。

工作观这种常见的多样性,你也容易识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厌倦从重点小学到重点中学再到重点大学然后再找一个好工作这样的重点人生。斜杠青年、间隔年这些词汇成为年轻人的时尚。这些追寻自我的年轻人,在开智学堂历期学员中,比例很大。不知道大家思考过没有,这种刻意地追寻不一样的人生是不是也是一种重复与雷同?你不愿意与别人变得不一样,恰巧这个想法,正在与别人变得一样。因为当你诉说追求的时候,你依然在与别人使用一样的词汇。这就是难以发现的一种多样性的丧失:语言。

流行文体

人类语言是生活的映射。在人类尚处在数万年前的狩猎-采集时代,我们通过原始的语言构建了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我与你属于一个部落,我们就是我;我也是我们,离开这个部落,我就不知道自己是谁。在一个部落中,你与我是平等关系,那么,我和你并肩合作,这就是语言的「并列关系」;我和你要去共同完成目标,上山打老虎,生存下来,这就是语言的「对比关系」。北山坡上的老虎太可怕了,身边的人已经丧身虎口,为了生存,我们依然不得不去与强敌作战,这就是语言的「让步转折关系」;通过不懈努力,我们终于战胜了老虎,从此北山坡上的食物养活了整个部落,这就是语言的「因果关系」。

语言和我们的思维、生活是如此深深地纠缠在一起。它就像空气一样之于人水之于鱼。人们渐渐忘记了捍卫语言,保护语言的多样性。你天天在朋友圈刷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多数可以归到这三类文体中的一类:

  • 科普文:倒卖二手三手知识的小商贩
  • 评论文:追逐每日热点的IT评论家
  • 鸡汤文:只会发廉价安慰剂的赤脚医生

不能说科普文传授的知识一定不对,而是多数时候是你并不需要的二手三手知识。甚至多数科普文为了所谓的流量,渐渐变得标题党,你看不到探索真理的姿态。至于评论文那就更多了。你会奇怪,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批人,对任何产品任何公司任何商业模型都了如指掌,每天热点出来后,都能头头是道,振振有辞,用强大的逻辑来说服你。你想辩论,你还真反驳不过。问题是,世界上真的有如此正确的神吗?如果说科普文损害了我们求真的品味,评论文损害了我们的美感,那么鸡汤文只通过廉价的安慰剂,让你渐渐地忘记了什么是爱与善。我不得不问,如此真善美,真的是你要追寻的吗?

浸润在这些流行文体构建的坏中文环境中,不知不觉,你慢慢地习以为常。你甚至以为这是中文世界的常态。只是偶尔停下脚步,你开始变得越来越无聊,越来越难体验心流。这是我一本著作中的一个图,它是心流理论模型的经典八通道模型。

心流理论作者契克森米哈赖教授,按照技能、挑战两个维度,将人们的常见心态总结为上述八种。心流处在技能适中挑战适中的理想区域。当你心中有个目标,这个目标又对你来说有一定难度,而你的技能可以初步胜任这个目标。你开始投入心力,你的注意力被立即的反馈攫住,而环境也逼迫着你作出回应。就像乒乓球高手相互对打,小球成为两人之间意识流动的媒介。你会体验到人类最美妙的感觉—— 心流。这些流行文体慢慢地将你的智力、审美拖到一个低挑战、低技能的区域。在那样的区域是什么呢?它是无聊、焦虑、冷漠、厌倦……

我曾经粗略统计过,你一天能拥有的心流体验极限值是 15 次。你花费在流行文体上越多时间,你能体验到心流的次数就越少。你渐渐忘记了,除了流行文体,人类历史上还存在那么多辉煌灿烂的经典文本。它们是卿云烂兮,纠漫漫兮;它们也是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它们更是寂寞流泪,身如浮萍,断了根,若有水相邀,我也会同行。

有趣人生

语言对思维的伤害是不知不觉的。同样,借助语言,你可以体验到更多人生乐趣。在认知写作学课堂上,会反复跟各位同学提及一段话:

身体不是认知的外在,而是认知的本身;语言不是思想的外衣,而是思想本身;修辞不是雕虫小技,而是发现感觉,创造新型认识,乃至人生意义。

这是我对认知写作学要义的总结。第一句话「身体不是认知的外在,而是认知的本身」来自具身认知;第二句话「语言不是思想的外衣,而是思想本身」来自认知语言学与佐藤信夫;第三句话是我基于佐藤信夫的《修辞感觉》与《修辞认识》撰写的。当你将这三句话放在一起,曲径通幽,竟然大道趋同。

所谓修辞,就是对零度的偏离;什么是零度?字典词典规范。近期某部门出台了一个普通话常用规范字表,一共8105个汉字,下发各地方公务部门参考。譬如俞灏明的灏字,虽然很多小孩都用灏字为名,结果不在8105汉字内,即便医院出生纸能打出来也并非生僻字,但是严格执行规范字表的公安户籍系统输入不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怎么可能因为我的名字被禁止,就不能导致我在这个世界存在呢!这是一个错误的逻辑。就像佐藤信夫说的一样,没有真名的东西更多。看似够用的语言,苍白匮乏。

生命在规范之前;真名在真实世界始终存在。就像有趣人生,它始终不是依托世界上已有某种多样性规范出发,而是偏离规范,且找到了自己的生动,创造了自己的感觉。因此,修辞,作为人生意义。伟大作家不仅自身的生命生动有趣,且能塑造千古流芳的有趣,感动一代又一代人。

文学怎样帮助人类

那么,文学可以怎么来帮助人类?在我的一篇文章《有趣男女》中,我曾经调侃有趣女生多半有的气质:心善腹黑。光心善,包子;光腹黑,刻薄。心明眼亮,仍温柔对待世事。相对有趣女生来说,有趣男生少之又少,敏感与能力缺一不可。其实,有趣人生,无论男女,敏感与能力缺一不可。

蓦然回首

先说说敏感。首先看看文学如何帮助我们感知世界。这是各位同学在中学时都背过的一首诗歌。今天各位同学记住的可能是辛弃疾是一位爱国诗人、豪放派诗人代表这些标签。苏辛风流,辛弃疾怎么可能岂止于此?《青玉案·元夕》这首词的字数甚至超不过一条微博,但是它的信息量,展开来讲,七天七夜都讲不完。今天只说三个角度,一花一世界,各位同学可以跟着我一起来欣赏,这短短六七十字中蕴含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例1: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一个角度。你看,「东风夜放花千树」这是一个热闹的场景;「宝马雕车」、「香满路」还是热闹;「声动」、「光转」还是热闹,加声音了;「鱼龙舞」还是热闹;「黄金缕」、「笑语盈盈」还是热闹,有人出场。突然到了结尾,热闹没了,开始转为安静——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前面七八个热闹,突然转为最后一句安静;前面七八个句子,都是在写群体的热闹,突然转为最后一句个人的记忆。人人都体验过在人群中的孤独,然而,有谁能像辛弃疾一样表达出来?

第二个视角。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过,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你可以将王国维三境界类比到人生上,他就是顾随所说的人生三阶段:发心;跟脚;顿悟。

在发心阶段,你要上高楼、拜名师,结识志友,找到自己的初心。然而,渐渐地,总会有各种压力,有时来自社会;有时来自能力不足。你需要用大时间周期去坚持自己的发心,这就是你的跟脚;突然有一天,你有所得,产生了顿悟,强烈的心流涌上心头。

第三个视角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中国文学史上众多评论家点评过辛弃疾这首千古名篇。但我只服两位国学大师:王国维与顾随。他们赏析到最后,一致认为,自己实在写不出这种句子,虽然勉强评论,但是这种强解诗句没有意义。那么,这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境界究竟是什么呢?—— 它是斩断虚空,截留时间

从此,空间中断,时间冻结。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类似于这种境界的文字稀罕少见,另一句是王维的诗句: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这就是文学的美。你可以将时间和空间冻结,使得所有时代的人能感知它的优美。一千年前写的句子,一千年以后你读,是优美的;再过一千年还是优美的。等人类到了太空时代,在宇宙中,回望地球,你读,还是优美的。

再说说能力。这种能力其实难以培养。各位作家都知道辛弃疾此诗的好,但是写不出来。各位同学也不用担心,不仅仅是你自己写不出来,连诗圣杜甫也写不出来(笑)。顾随从浩瀚的经典文本中,挑选了三位大诗人的类似诗句,跟辛弃疾来对比。

例2:顾随点评

  • 杜甫《佳人》失之客观: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 韩偓《初赴期集》失之寒酸:
    轻寒著背雨凄凄,九陌无尘未有泥。
    还是平时旧滋味,慢垂鞭袖过街西。
  • 《随园诗话》之佚名僧人失之沾沾自喜:
    镇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偶过梅花下,春在枝头已十分。

你看,顾随认为诗圣写得太客观了,没意思;韩翰林写得太寒酸了,没意思;佚名僧人最接近辛弃疾的意境,却写得太沾沾自喜了,还是没意思。你的欢喜,到了太空时代,隔了几千年,那时的人类并不一定能懂;辛弃疾的欢喜,站在孤独寂寥的飞船上,你依然秒懂。

三个礼物

文学,不仅帮助你在短短的六七十字内感知到一个复杂的世界;更能告诉你如何将敏感表达出来。遗憾的是,在认知写作学诞生之前,伟大作家多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你能欣赏辛弃疾的美,却无法将表达这份美的能力传授开来。幸好,如今借助于认知科学等学科,我们能在黑暗中再进一小步。这就是历史上伟大的智者、文学大师赠送与我的三个小礼物:万事万物,最小先行;一切皆卡片;时空变形,创作意义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是生活常态。所以即使是前面辛弃疾如此热闹的一首诗句,最后也以安静结尾。顾随点评为「乐中有忧,忧中有乐」。当你与世界交互,因为你的认知资源有限,因此,你需要采取一个最小的姿态去理解世界。它们就是最小模型、最小故事、最小行动

今天简单地说一下最小行动。「最小」成了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承,儒家甚至被梁启超称之为「一句话口号儒家」,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口号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汉族是一个深受洪水影响的民族。直至 1998 年,湖南依然会洪水茫茫,灾民百万。在这样水患频发的国度,百家争鸣,选择儒家——那批最早操持礼仪,治理水患的人成为必然。

正常人看到洪水来了赶紧跑,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别去管左邻右舍的死活,自己赶紧跑到高高的南山去。这是正常人的本能反应。但是如果中国的精英知识分子也是如此,那么就没有中华民族了。因此,中国古代大儒讲究用一些手段,来激活人们的内在勇气。当洪水来了,你不再逃跑,而是想方设法护佑所在村庄居民。在语言上,它就体现为「最小行动」。中国文化历史上所有能称之为大儒的人,都提出了一句话口号。这个口号,它是宽泛的,适用于不同情境的;人们能秒懂,激发人们的内在勇气。

任意事情都存在最小行动。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会给大家讲很多。最小行动他意味着你和世界的交互就变得更小,以前你和世界的交互是一百条词典规范,现在,你只面对「知行合一」四个字,从此,你的认知负荷变得简单、清晰。但是仅仅是把外界口令输入到自己的脑海中还不够,你还得把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外放出去,这就是卡片。你需要用卡片封装世界,外化你的记忆。

一切伟大作家皆是时空变形大师

第三个礼物是时空变形。通过「最小」与「卡片」,人类可以学会如何与家人躲避洪水,并且将这些记忆外化出来,成为村庄、部落或民族的集体记忆。仅仅停留在这一步还不够,你还需要创作意义。在认知写作学中,我将伟大作家的创造手法总结为「时空变形术」。

什么是时空变形?这是二期同学参加艺术展时拍的一个照片。将户外的河流放到室内后,它突然就变为一个艺术作品了!当时,这位二期同学突然顿悟了,原来我传授的时空变形术不仅适用于写作,而且适用于一切创新。历史上一切伟大作家皆是时空变形大师,接下来给大家看几个具体例子。

例3:张爱玲之时空变形

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十年八年是指缝之间。
而年轻人,三年五载是一生一世。
——《半生缘》

三年五载是一个时间范畴,一生一世也是一个时间范畴,它最终构成了一个优雅修辞。你看,对于年轻人来说,三年五载就是一生一世,这就是意义。这是一个简单的时空变形,只出现了「三年五载」与「一生一世」。接着给大家看一个复杂一点的。

例4:辛弃疾之时空变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西江月》

你看,明月是一处空间,别枝二处、惊鹊三处、清风四处、鸣蝉五处,稻花香里六处、蛙声一片七处、星天外八处、雨山前九处、茅店社林边十处。你会发现,辛弃疾完全是在玩弄时空变形,他在不到一条微博的字数内,一口气是写了十来处空间词汇。

如果一位不懂时空变形术的同学来写这样的句子,他会如何写?我去了空间一,来到空间二,再去了空间三,又去了空间四,再从空间四回到空间五,再回到空间六,再去到了空间七,再回到空间八,再去了空间九,再到了空间十。

你这么一听,你的大脑当机了。所以说好的时空变形,它会遵从一定规律,这个规律符合人性,创作美感。我们再来看看一个例子,摘自北欧女诗人索德格朗的诗句。

例5:索德格朗之时空变形

我必须徒步穿越太阳系 我预感到了这一点 宇宙的某个角落悬挂着我的心 火从那里迸溅,振动空气 并向其他狂放的心涌去   —— 《我必须徒步穿越太阳系》

辛弃疾在前面的例子中,一口气给你十来个不断切换的空间。在索德格朗的笔下,大小远近这些空间范畴同样任意置换。我必须徒步穿越太阳系——人类始终是渺小的,你可以像一次周末远足一样,简简单单地穿越太阳系。这就是伟大诗人创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