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说明:

第五章的作业是改写唐诗。选了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关山月》进行修改。用细腻灵动的文字表现原作的辽远苍茫 ,对比写来,展现画面感,此为乐趣之一。 意外收获是改写此文才发现原来“明月出天山”里的天山不是新疆天山,而是祁连山。写作不仅是安放心灵,也通过记录使你不断深入,与更多心灵更底层的对话,此为乐趣之二。 第一稿的问题:反复练习辞格运用,有时会为了辞格而辞格,个别句子断句太多,不够流畅连贯,文气不足。后续进行了反复修改,打磨。快写慢改,此为乐趣之三。

明月

青山隐隐,前方亮光莹莹,铺了一层锦缎,经线纬线交织,错落有致。一颗白玉盘挂在上空,像一个刚出炉的新疆馕饼,挑战人间的味觉。月儿慢慢上升,一点点,蹦向上方,蹦向等在那里的看不见的另一半。周遭,云海沧沧,星儿渺渺,棉被包裹着饼,暖意荡漾,在黑夜中消散开去。

长风

薄荷糖般的风儿,飘过来又飘过去,一丝凉意浮上心头,上沉下落,跳跃几万里。前方,石头垒就的城郭默然无语。高高的垒土,前方楷书的三个字,在夜色中隐约看不清像“玉门关”,又如“王门关”。周围一阵寂静,值班的将士一个个在关隘口,笔直立着,无声无息。

远方的营房,黑黝黝的看不见形状,消散如雾。

征战

圆月晃动,如同镜面,圆心处人影闪闪。

战旗飘飘 “刘” “汉”两幅大旗迎风招展,红色的一角飘扬像烧到天际的三角梅,一朵朵绽放。马蹄声声,领头的七尺男儿,满身甲胄,斜跨一把铜剑,剑柄紫色的穗子跳动如音符,音符落在白衣飘飘上,如珍珠散落。白登山道上,密密麻麻的人头,从天上看下去,如同一群蚂蚁;走到近前,一声声战鼓,心头震颤,小人儿想走出来,说声芝麻开门,我要出去。路边草丛中,白光闪闪,拨开一看,粒粒骨头散落,无音。

幽幽蓝色镜面上,倒映着大片金黄,分不清是蓝天、碧海,还是黄金、碧玉。阳光射过,黄金壁边一道裂痕,偷偷走进去,小精灵般的油菜花儿窃窃私语。远处,一个个藏式帐篷,里面黝黑的汉子们,一双双闪亮的双眸,一个个端着一碗碗酥油茶,仰头喝下去。旁边的酥油灯绰约,像舞蹈兰盛开。透过帐篷缝隙,室外七彩经幡跳跃起伏,似彩虹落入凡间。

思归

镜面一晃,蓝色不见。他皮肤上的温度一点点回升,暖暖的。石头旁边,一个大铁锅,热气呼呼的冒,白色的山水画在空气中闪耀。将碗放在石头边,白衣将士,抬头说:“我去关隘口看看,你们慢慢吃。”

一步一步,细无声,他走到垛口,停下。白衣闪亮,他左手抚过剑穗上的紫色线条。抬头,远方黄土黄沙,他看不清远处的风沙。他双眼前浮现出,一袭如火烧云的红色罗衣,像糖葫芦的紫藤花架下,地上一层层花瓣如同抹茶粉细细密密。她素手芊芊,一针一线,手起手落,心形的剑穗一点点变幻成形。夜色中,看不清她的面容,依稀双眸如同两个玻璃球闪亮,里面小珠儿左右滚动,滑下,裂开散落,“嘭”的声音在静夜中如同一把宝剑划开黑幕。

一阵风儿浮过,镜面一晃。黑色的长发飘飘,她紫色的s身形晃动。身影飘上阁楼,她站在万字形的木窗前,如同望向镜子里一个自己,窗外鸟鸣阵阵

何时可见?何时可见?

鸟鸣中,童音声声: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

叹息应未闲

男中音浑厚的响起,镜面破裂。垛口上方月儿升空。黑色天幕变化如万花筒,只剩下那明亮的圆环。隐隐青山。 

你来到外婆家那年,我刚满负一岁。一日午后,阳光正好,我的舅舅去邻家做客,空着手去,不曾想回来时怀里多了个你。你的兄弟姐妹们太心急,不等你睁开眼道个别,就急急地投奔了新家人,只剩你懒懒地躺在竹条编制的小窝里,沉沉地睡着。你那小小的、软软的身子蜷成一团,远远看去,似乎一动不动。走近后才发现,那小圆球极规律地一起一伏,忽大忽小,像绿色小青蛙那鼓鼓的腮帮一样。

舅舅本就喜欢可爱的小东西,不自主地往前跨了半步,你那均匀的呼噜声也趁势钻入他的耳膜,“呼”“呼”……不曾想,那呼噜声像个小钩子,一下子从回忆的海水中,钓起了二十年前舅舅。那是的他还是个孩子,每日放学回,常独自一人溜去海边散步,白色海浪泛着白花花的水光,“哗”“哗”地冲刷着嫩黄色的沙滩,那浪轻柔的呢喃,竟和你的呼噜声像极了。“呼”“呼”……真的像极了,那呼声竟像海浪的亲姐妹似的!

那时的舅舅已是三十好几的人,谁曾想在这温暖的午后,突突然和儿时的自己打了个照面,不由得开心起来。于是他弯下腰,透过眼镜片,仔细地打量眼前这个睡的正酣的小绒球。人字形的小嘴旁,几根嫩嫩的胡须,一扇一扇,像蝴蝶的翅膀。白色短毛密密、浓浓的,包裹着你小小的身子,那毛儿随着你的气息,一胀一缩,一抖一抖,像正被海风吹拂的大号蒲公英。幸好你的毛儿,比那蒲公英的绒球到底老实些,若是一不小心都吹跑了,把你吹成个滚滚肉球,那可就惨了呀!要是那样,舅舅又怎会一时心动,将你抱回了家。

那时的我身未成形,却也知道你来了,心里欢喜极了,恨不得早些和你相会。一年后,我和表姐晚你一步来到这个世界,刚一回家,你就踩着着颠颠的猫步来到我们身边,用那一蓝一黄的两只猫眼,仔细打量两团粉粉的肉球,还用你那三角形的小猫鼻,嗅了嗅我倆的味道,从那一刻起,我们算认了亲,你也自然然地成了我们的猫姐姐。

按辈分我是该叫你声姐姐,可你毕竟是只猫呀!一只有着猫的身体的猫。虽然你的食量不小,却吃了猫儿身子的亏。不管怎么长,和我表姐比,个头儿也实在太小了。孩童的世界里,大者为王!随着我两个头蹭蹭窜高,你从猫姐姐彻底沦为猫跟班。可你实在太调皮了,不好好跟着我们,却总爱玩躲猫猫的游戏。床底下、橱柜里、沙发后都成了你的躲藏点。不过你个头虽小,到底没有蚂蚁那般小,不管你躲到哪,都逃不出两位大大佛的手掌心。 那时的我们最喜欢看你跳舞,一种独属于猫儿的舞蹈。虽然你跳的并不好,舞步看起来总是那么笨拙,现在想想,大概对猫儿的身子来说,双脚站立忒困难了些。好在和我表姐喜欢你呀,总是热心的帮助你,我们的四只手抓着你的四只脚,和着蹦擦擦蹦擦擦的节奏点,一步一步小心的跳着。时间一长,你虽没成猫界的舞蹈家,但怎么着也算高手了。可你似乎并不领情,在床底下、橱柜里、沙发后躲猫猫的时间,反而多起来了。哼!真是只讨厌的猫儿! 猫儿是个奇怪的生物,个子长得慢,岁数却长得快。不知不觉你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家里的长辈商量着,得给你说门好亲事。打量了一圈,发现邻居家的大黄猫是个俊后生,年岁也相当,又是门当户对的,应该是个不错的猫女婿。于是,家长们决定让你们相个亲,培养下感情。我们挑了个良辰吉日,让那准猫女婿上了门。可谁曾想,从出生起没见过其他猫儿的你,一下子乐欢了天,竟和这初次见面的大黄猫,玩起了躲猫猫。你的背完成了弓,毛儿炸成了球,呲溜一声钻入了床底,还在身后留下一串猫尿。不管我们怎么呼喊,怎么苦劝,就是不肯露面。哎,好好的一门亲事,就这么黄了。自那之后你打定了主意,不肯出嫁,我们也喜欢你,不忍忤了你的意,也就从了你。

初中那年,我和母亲一起搬离了外婆家,和猫儿你见面的时间也少了。可我想我还是喜欢你的。最明显的证据就是,我从来不相信一句话:不管白猫黑猫,抓着耗子就是好猫。首先,我从来不觉得猫儿需要抓耗子。虽然你也抓耗子,但那是你的爱好,抓着玩的而已,怎么到了别人口中,抓耗子到成了猫儿的工作呢?再者,黑猫哪里好呀,明明只有白猫好,即使是流浪猫也是白色的好看,当然了,你是白猫里最最好看的那一只。 猫儿到底和人类不同。在人类的世界里,三年五载不过指顾间的事。可在猫儿的世界里,三年五载便真的是一生一世。二十出头的我,还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人,游走在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嬉笑怒骂。二十出头的你,却已经老了,老成了一只猫老太婆,蜷缩在属于你的方寸之地,一声一声打着浅浅的呼噜。终有一天,一个暖洋洋的安静的午后,浅浅打着呼噜的你,终于一点一点睡了过去。曾怀抱着你来到这个家的舅舅,将你轻轻抱起,放入一个小小的纸盒里,他仔细地抱着那个小小的纸盒,将你那小小的白色的小身子,埋入一个土土的小坟里。你走的那一天,我不在你的身边。正如你来的那一天,我亦不在你身边。但我并不觉得遗憾。对生命的匆匆而言,又有谁不是匆匆的过客?

我听说,西方有个叫上帝的神,用尘土造了西方的人,东方有个叫女娲的神,用泥土捏了东方的人。尘归尘、土归土、上帝的归上帝、女娲的归女娲。虽是一个土土的小坟,仔细想来,究竟不曾辱没你。亲爱的猫姐姐,再见了,愿你盖着泥土色的被子,做一个彩色的梦。

附:课程 QA

  1. 参与课程的初心

    我从小就是一个喜欢故事的人。可能因为童年时,母亲管教严格,学习是头等大事。而童年时最重要的娱乐活动,就是看动画。那时候看的最多的是日本动画,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圣斗士星矢、棋魂等等等,都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是一个喜欢文字的人,从小就是一个文理科偏科严重的人。换句话说,文科学霸,理科学渣。而人总是会对自己擅长,并受到过鼓励的领域特别感兴趣。到了大学的时候,也不知怎么的就突然想写小说。于是,当时选择了写名侦探柯南的动画的同人小说。一开始,只想写一个短篇,谁知道故事背景设定太复杂,越写越长。于是,我就想反正原作者老是不完结,不如用我自己的方式完结吧。于是就写出了一个20多万字的柯南小说,讲述了怪盗基德和少年侦探们,如何与动画中的反派黑衣组织作斗争,并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这个小说伴随了我很多年,从大学、到研究生、到工作多年。中间也曾因为驾驭不了故事停笔数年,后来想想可惜还是重新规划写完了全文。当一个人用自己的力量完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那种成就感是巨大的。于是,我就有了念头,想要在写作方面更加发展一下。就在这个关口,我在某个已经忘记的微信群里看见了认知写作课。我之前根本不知道,网上还有专门教写作的课,感到新鲜,又配合了当时的心境,于是就报了名。

  2. 为什么选择担任教练?

    我是认知写作课第二期学员。但是一开课就懵了。我在电脑方面非常白痴,结果一上来先要学github markdown。我想学的是写作,结果讲了一堆完全没接触过的认知科学……所以,很不好意思的告诉大家,其实并没有坚持学完第二期课程就放弃了。不过阳老师的两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句是:坚持你的内在动机。另一句是:坚持输出。恰好,当时我正在看坎贝尔神话学方面的书籍,坎贝尔的书我也总结了一句话:所有的神话都是告诉你,要走上属于自己的心灵成长之旅。于是,在放弃课程之后,我思考了很多。从我的家庭、我的经历、我的性格、我的喜好……全部梳理了一遍,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写小说虽然很难,但似乎没有更适合我的道路……于是,我决定试试再次输出,于是就写了我的第一部原创小说:伊甸园,并发表在开智部落。随后,报名了第四期写作课的复训。结果因为有了作品输出,就被选为了第四期的教练,一边听课一边当教练的感觉也是很美妙的。于是,在第五期课程,我选择了再次担任教练。

  3. 给即将参与课程的同学一点建议

    认知写作课确实很难的,但是如果坚持下去的话,会有收获的哦。

认知写作学课程是开智学堂特色课程,课程由阳志平老师创建,融合多个学科,站在认知&神经&心理科学前沿解读经典文本,不仅传授写作技巧,更传授认知科学与人生哲学。课程于 2015 年 6 月开办第一期,此后不断升级优化,开班至第四期,累积参与人数已超 700 人。认知写作学课程结合 GitHub 、开智学堂 App 与 写匠 AIWriter 人工智能写作辅助软件,激发起众多小伙伴的创造热情,200+ 小伙伴此次课程提交了近 700 篇千字文,课程中产生了大量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其中就有 菟葵(@Mina-yy) 的课程视觉导图,他在课程中尝试用视觉导图来辅助学习,不仅让学习记忆更深刻,而且还让她认识了一大群优秀的小伙伴,创造出了「老树新芽」项目

接下来,就让她用她的故事和漫画给你认知写作学吧~

迷失在无限可能

「只有一种生活是可取的,就是迷失在这无限的可能性里。」

对生活的贪婪和欲望让我不愿舍弃任何一种可能性,但写作不在其中,至少两个月前是这样的。报名认知写作学课程时的我对认知科学充满兴趣,于是抱着学习认知科学的目的兴冲冲填好表格付了款进入 GitHub ,行云流水没有任何犹豫,直到第一条 issue 阅读其他小伙伴自我介绍时才突然看到「写作」两个字,顿时发现自己好像闯入了了不得的秘密花园,慌张之余安慰自己「嗯,别怕,作家不吃人的~」。

▲ 认知写作学第一讲

从一开始就对自己说我一定会走到最后,结果真的顺利毕业还意外拿到优秀结业作业和学习奖状(虽然因为出去旅行少交了两次作业= =)。这两个月的收获也远远超过报名时的期待,写作清单、卡片大法、快写慢改、远距联想、时空变形……一个个锦囊不断刷新我对写作的认识,更像是打开了一些沉寂的感官,开始学着欣赏文字的美好,学着解构作品的巧思。更兴奋的是,见识到同侪的力量,享受和优秀的小伙伴并肩完成一件心动作品的快感。

认知写作课开启了生活的另一些可能性。

用作品说话

一个尴尬症晚期患者,不善和人打交道,常年自己默默呆着,如何结实新的优秀小伙伴呢?答案是让作品替自己说话。

▲ 认知写作学第二讲

大脑在学习新知识时喜欢寻找其中的逻辑结构和体系,面对每周卡包的密集知识轰炸,这种思维模式自然启动。开始,我仅仅用文字整理整个框架图,觉得不好玩,再加上刚刚学习到卡片大法,于是想到用卡片来拼接出一份视觉导图做笔记。

第一次尝试这种方式很兴奋,那天画到很晚,先把卡片元素大致涂好,然后用卡片排版布局,最后在一张纸上一气呵成,完成后发到群里,好多小伙伴喜欢,特别开心。那,反正早就想学视觉笔记,不如就这样开始吧,于是默默又挖了一个坑给自己。

但如果不是这些视觉笔记,绝对不会认识星星和阿杰,更不会有最后的优秀 BP(Business plan 商业计划)「老树新芽」

匠心

有匠心才能称之为匠人,而匠心的核心在于细节雕琢。

以前写代码时觉得自己是个代码匠,戳羊毛时觉得自己是个手工匠,画画时又觉得自己是个画匠。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啥匠都不是,仅仅在搬砖而已。因为所有的作品一旦完成就远远抛 开,迫不及待开始下一个。

▲ 认知写作学第三讲

这次 BP 大作业教会我好作品需要耐心雕琢。 2017 年 5 月 11 日的项目预演是「老树新芽」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前我们加班加点完成了图片文字和配乐,我以为「一切尽在掌握」,只要少许文案修改就大功告成,万幸教练当时指出「故事太平,缺少代入感」的问题。

之后星星忙到半夜整理了一份新的文案,我们又对着文案一个字一个字的抠,故事结构也发生变化,动画配乐又重新调整,最后才磨出来一份真正打动人的作品。

现在对比两个版本,高下立判,第一版故事衔接不完整,王奶奶前半部分似乎在咆哮着「我很孤独我没用」,而第二版添加更多细节,更多从王奶奶的角度说话,整个故事也流畅很多。(再次感谢教练的指导!)

▲ 认知写作学第四讲

就像星星说的,「因为我们是「无中生有」的创造,而不是捡别人现成的,必定会遇到更多看起来没必要的弯路和坎,才能呈现一个别人眼中简单的画面。如果没有经历这些弯路和坎,又怎么知道哪条是捷径?」

这才是匠人的心态,创造者的方式,耐心走过那些弯路,精心雕琢细节。好作品是那些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再回头看依然能打动人的,而打动人的秘诀就是细节处的雕琢。(所以之前的很多文章自己完全看不下去……)

老树新芽的故事

这次 BP 的缘起是年初教奶奶画画的事情,刚开始有点洋洋得意,「嘿,你看看,我改变了一个顽固的老太太耶!」后来慢慢意识到,奶奶并不是我改变的,是她自己想要生活更有趣一些,只是自我限定的思维定势绑住了奶奶,让她认为「老了也就这样了吧」,而我只是给了奶奶这样一个支点。

▲ 认知写作学第五讲和第六讲

做 BP 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老年人为什么难以改变?当我老了之后是不是也会变成这样?那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老年生活?我试图找到这个产品的底层逻辑,于是有了路演时基本脱离视频内容的稿子,图示以及故事对人们认知的影响是目前我能够找到的最好答案。

路演结束本以为终于能睡个好觉,结果还是失眠,我好像已经分不清王秀兰到底是我的奶奶还是我自己?当我老了,被生活的固有观念困住的时候,是不是还有勇气改变自己,接受新思想?几十年后就知道了,希望那时候还能为自己画上一枚红唇。

感谢

阳老师传授知识更传授思想,引导我们走向知识源头,认知写作课才是真正的「干货课程」,学生受益匪浅。

▲ 认知写作学第七讲

感恩各位教练无私的点评和分享,尤其凋寒和欣怡教练每次大作业对我的鼓励。

和星星、阿杰并肩打 BP 大 BOSS 是整个课程最棒的记忆!凌晨三点的微信群、逐字逐句的修改意见、一版又一版的 test 视频……这种和志趣相投的小伙伴一起完成一件作品的美好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了解。

所谓成长大概就是不断粉碎旧的自己重新塑造更好的版本,认知写作课帮我完成一丢丢的成长,接下来用课程的知识继续完成蜕变,做一个内在动机驱动的创造者,耕耘大时间周期的收益。

2017 年春,认知写作学课程四期启动,200+ 名小伙伴顺利入学,他们用 10 周时间从文采、故事、逻辑三个方面系统学习认知写作学课程。

课程前期,小伙伴每周输出文字小作业,课程后期,小伙伴集体组队输出视频大作业。大作业形式是讲述 BP(Business plan 商业计划)故事,要求将学到课程知识应到实际,用视频形式呈现。2017 年 5 月 18 日课程结业,各种有趣好玩的 BP 故事,频频涌现,惊喜连连。

课程团队根据综合评分,最终精选出 3 个最优作品。第一个是「开智部落」,第二个是「老树新芽」。

本期为你介绍第三个最优作品「童行书院」,介绍人为项目主创郭斌。

项目成果地址:https://v.qq.com/x/page/c05040k7pdg.html

▲ 此项目已获得童行书院官方授权

Q1: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们的 BP 吗?

童行书院意欲为孩子铺就一条渴望知识的路,在贫困而风景优美的度假区域设立驻点,选拔优秀人才培训后作为长期驻站教师,面向城市家庭开展亲子旅行和创造力课程,收入用来完成贫困地区儿童公益教育。

Q2:你们制作这个 BP 的初心是?

阳志平老师曾给所有做 BP 同学提过这样的建议:假如现在没有好的点子,可以给自己喜欢的产品,试试写 BP ,这对提高写作和逻辑思维都有帮助,同时训练商业分析能力。写好后和产品已发布的 BP 对比,然后过几年再看,它的实际变化和你的预测有什么重合的地方,差异在哪里。这么写上几十次,慢慢地就培养出商业感觉,内化为自主心智了。

用「童行书院」这个真实项目做结业 BP ,最初是感动于它的公益创新和创始团队的热情:

如果我有很多钱,我想建度假村,建五星级、堪比 clubmed 的度假村,建在这些少有人来的美丽的山里,有儿童运动场、图书室、游乐项目,旅游旺季给城里的家庭带孩子度假,旅游淡季就给这些孩子免费读书。

Q3:可以分享一下你们组建团队的经历吗?

璞童和我(郭斌)一起发起了这个项目,细心的她总是善于发现大家的长处,像放大镜一样把别人的优点发掘出来,给大家信心。

发出团队招募帖后,吸引了各路气味相投的伙伴参与到 BP 创作中,我逐一介绍并致谢:

Bravo 是个小精灵,她创作的「儿童微信助手」曾获开智编程班优秀项目,总是在团队最危急时候跳出来。熬夜搞定第一版 Demo,在我们写故事摸不着北的时候,用思维导图梳理项目启发大家,并在最后扛下音乐和图片设计重担,留下了一抹惊艳。

李行知 曾与 Bravo 合作创作「儿童微信助手」,获开智编程班优秀项目,总有好点子冒出来,为了这个项目经常到很晚才从公司回家。最后阶段释放洪荒之力穿插于文案、美图、旁白和音乐四个小组讨论,顶住所有压力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最终的视频剪辑。

▲ 「童行书院」 BP 截图

珞洛 热衷儿童教育探索,给我这个组长最多信任和支持。每次讨论后都会认真提交文案,并找出各种素材启发大家的思路。

王牧天 曾有过支教经历,行动力极强,最后一周 BP 重大调整,凌晨将想法发布在 Issue,他上午就写成了文案,给团队打了一针强心剂。在每周大作业上也是我们的榜样。

夏霜 在组队时最后一位加入,却是我们团队的灵魂,她是专职的乡村公益教育者拥有很多独立的见解,每次沟通都能从不同的视角启发大家。最终文案也是由她主笔与 Bravo 、李行知 一起润色完成,视频中充满感染力的旁白便是夏霜的声音。

Q4:你们的 BP 做了哪些有意思的「人性」探索?

BP 故事构思的第一回合,我们切身体会到,要写好故事,除了掌握「最小故事的四个原则」还需准确洞悉人性,唤醒集体潜意识。

虽然阳老师在写作课讲的透彻,但把应用场景迁移到商业 BP ,我们还是犯了难,屡屡抓不到重点,故事浮于表面。

▲ 「童行书院」 BP 截图

经阳老师点拨,我们回到最本质的问题,以人性角度展开追问:

  • 人为什么要旅行?
  • 带孩子旅行时,需求是什么?有哪些人性需求未被满足?
  • 与传统亲子旅行相比,通行书院的 +1 模式,触及了哪些底层的人性需求?

多轮探讨后,确立了故事中人性正反的对比:1)好奇与麻木;2)感知与知识。

Q5:你们是如何将 BP 故事与商业思维勾连起来的?

BP 大作业的重心不是真正的创业,而是对产品商业模式与核心优势的挖掘,没有故事,商业就像断了根,抓不到产品的痛点

「童行书院」这个项目优势很多,团队最初从多个方向展开的故事难以聚焦。有公益角度,乡村教师和留守儿童的故事,有旅行角度,以亲子为主题的故事,还有教育角度,面向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创新的故事。

经过连续几天的在线讨论,我们将方向确定为:

  • 以出行父母和孩子和的体验为切入点,展开故事;
  • 教育作为暗线插入,是旅行后的惊喜而非出行的目的;
  • 公益的介绍点到即止,避免道德绑架。

接下来是痛苦的一周,大家冥思苦想还是没能拿出满意的方案。

▲ 「童行书院」 BP 截图

问题出在哪呢?

组织大家写故事的过程中,过于关注内容和表达,缺乏对产品(服务)核心竞争力的挖掘。

几轮的故事构思、资料收集后,我们重新梳理战略:1)面向的客户群体 :本来就有旅行计划的中高收入家庭。所以故事不能以城市生活和旅行中的体验作为对比,易显得无病呻吟;2)同行业竞争者:既不是传统亲子游酒店,也不是儿童教育培训机构,而是正在向教育转型的亲子夏令营。所以故事既要体现旅行的轻松氛围,又要体现教育的引导启发;3)「童行书院」与传统亲子夏令营最大的区别:领路人(教师 VS 导游 )

童行书院的教师拥有双重身份,既面向城市孩子开展旅行中的自然教育活动,又作为驻地教师长期对山区孩子提供免费课程和心理辅导。招聘时吸引到很多具有艺术背景的专业人才(编剧、画家等),他们在各自领域的专业性,以及在童行书院培训后跨专业的整合能力,也是一般亲子游夏令营中聘用的教师所不具备的。

童行书院项目的公益性,能够吸引众多有能力的小伙伴加入,驻地教师的工作内在动机尤显珍贵,所以故事要体现出童行教师的内在动机与专业性

通过对商业战略的挖掘,将原本发散的思维聚焦到「领路人」这个核心,一群怀揣诗和远方的造梦者,用爱为孩子搭建的创造力平台成为故事的雏形。

Q6:创作这个 BP 过程中你们最兴奋的环节是?

开始准备 BP 的前几周,我们一直在迭代。新的想法冒出,又不断被推翻,团队也被折腾的精疲力竭。进度一天天落后,大家都很焦急。沉寂了一周的时间,泡在各种教育心理学书籍和儿童绘本中,2017 年 5 月 8 号的凌晨,一个画面从头脑闪过,那就是我想要的。

在 BP 项目启动时,我曾按照故事、文案、设计、视频,四个阶段拆分做了一份项目时间进度表。然而,创意的过程是反复和循环,而非线性的规划,它带给团队的更多的是焦虑和自我怀疑。

▲ 「童行书院」 BP 截图

那晚,恰好翻到《创造力》这本书,「心流之父」希斯赞特米哈伊将创意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 准备:开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沉浸在一系列有趣的,能唤起好奇心的问题中。
  2. 酝酿:想法在潜意识中翻腾。
  3. 洞悉:有时也被称为「啊哈」时刻。
  4. 评价:决定自己的洞悉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继续研究下去。
  5. 精心制作:可能花费的时间最多,工作也最辛苦。

创造力的过程更多是循环的,而不是线性的。经过多少反复、涉及多少循环、需要多少洞见,取决于正在处理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将头脑中的「啊哈时刻」记录在 issue 上,连同书中这段文字,一起发给了团队。当时距离路演仅剩一周。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我们走了很多弯路,落后于进度。而从创意的过程看,所有的弯路都没有白费,所有讨论、分享、甚至聊天和玩笑,都为头脑中积累了一张张卡片,共同绽放出神经元网络的灵感之花。

Q7:你们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BP 开始前心里完全没底,最担心的就是中途放弃。随着大家逐渐深入,对这个项目的感情越来越深,最朴素的想法是希望我们的作品不仅是认知写作课程的演练,还能对真实创业团队有所帮助。

也许正是这种单纯使命感,让大家爆发了强大的能量,在每个困难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

正如《成功、动机与目标》书中所言:能带给你使命感和归属感的目标,才能让你往前走、不回头。

2017 年 3 年 11 日,认知写作学课程四期启动,200+ 名小伙伴顺利入学,他们用 10 周时间从文采、故事、逻辑三个方面系统学习认知写作学课程。

课程前期,小伙伴每周输出文字小作业,课程后期,小伙伴集体组队输出视频大作业。大作业形式是讲述 BP(Business plan 商业计划)故事,要求将学到课程知识应到实际,用视频形式呈现。2017 年 5 月 18 日课程结业,各种有趣好玩的 BP 故事,频频涌现,惊喜连连。

课程团队根据综合评分,最终精选出 3 个最优作品以及 6 个优秀作作品,以下为优秀项目展示。

月亮猫

wechatimg1780

https://v.qq.com/x/page/i05043al2su.html

创作者:@NBR-hugh 倪必荣、@fenghuwuyu 风乎舞雩、@JIANG09 其林

项目介绍:我们不只是想教女孩学编程技能(当然也很重要),也不是因为它未来有用就要学,而是想帮助像我一样的女孩,突破自己的边界。我们想搭建一个有温度,有安全感,全是女孩子的编程社群,帮女孩迈出第一步,建立自信心。

打通农村金融的最后一百米

001

https://v.qq.com/x/page/m0503196xjh.html

创作者:@xiaolinsun 孙晓琳

项目介绍:农村中低收入群体,一般已婚,家庭稳定,文化程度不高,信息来源有限。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经营,资金往来一本帐,缺少金融经验,资金需求额度比较小,通常不擅长规划,需求比较着急满足。不易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很多人无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记录。居住分散,服务成本高。缺乏抵押,流动性强,风险管理难度大。

银发助理

https://v.qq.com/x/page/w05038apozy.html

创作者:@juliettezhou 周巧鸽、@Yulianxia 夏雨莲、@Yuwei1030 ?、@xunyun 张高峰、@Rebecca19 王彭

项目简介:许多年轻人追逐梦想,远离家乡和父母。现代社会生活正变得复杂,新科技越来越普及,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老年人的认知负担。儿女担心父母,父母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银发助理产品,代替远离的儿女解决父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大小问题,包括代购物,陪同老人就医,紧急情况处理,家庭环境安全建议,陪伴等。

三只小鸭

default

https://v.qq.com/x/page/u05036v5gy1.html

创作者:白俊杰、白霁月(六岁)

项目简介:孩子给父亲绘声绘色地讲了三只小鸭的故事。虽然父亲知道这改编自三只小猪的故事,但克制住自己的全能先知,一本正经地听着,就像孩子以前听父亲讲故事一样,于是,父亲决定创立一个亲子阅读平台,让儿童创作、分享属于自己的故事。

传家书

1

https://v.qq.com/x/page/n0503b4hhb9.html

创作者:@Stepp 林翼然、@子午鸟、@Cathy、@刘毅文

项目简介:每隔一两天与父母通电话,逐渐觉得流于形式,双方都不了解对方的生活状况。想要关心对方,首先就要适度了解对方的生活,一般人仅仅通过电话通话、电话视频很难做到这一点。在更先进的AR工具普及之前,短视频是一个记录自己生活片段的好工具,但是大多数人仅限于记录和分享求赞,对自己生活意义的挖掘不够。陪父母读书,每天 60 秒钟,交流彼此心情,传达爱与关心;每年生成 365 分钟的年度家庭纪录,承载、留存家庭的情感记忆。

认知写作学@一休

jietu20170516-014945

https://v.qq.com/x/page/p0503xq348g.html

创作者:@Yuanlingbin 十二

@一休是基于AI技术研发的教育型机器人,功能包括:1)教授课程「认知写作学」;即时批改习作,提供反馈和建议;为你安排课程后复训计划与挑战;基于用户习惯,为你匹配结对学习的伙伴,亦师亦友,陪你唠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