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偷看 2025 年,你会看到什么?未来是由与现在不同的事构成;未来是由亲切未来的人重塑。时代大变局,胸怀大志者当与智者同行,与勇者相互鼓励;与仁者构建同辈信任。

1

今天是我的三十五岁生日,每年生日也是自己的反思日。这一天,我都会选择一个关键词,作为来年行动指南;同时也会选择一位历史上的榜样,看其人,读其书。2013 年是「文体」;2014 年则是「道人出山去」。

2013 年,恰逢在老家的最后一年。从2009 年到 2013 年,四年时间,不务正业,漫读经典。老家是衡山余脉,风光旖旎。山居有日,持诗一卷;莫莫高山,深谷逶迤;帆随湘转,望衡九面。那一年,风景美好,日子缓缓。

2014 年 4 月,正式出来创业,时间开始快进。下山一路,算不上风和日丽,时有狂风暴雨。去年 12 月,合伙人离职时,以我的强势性格,潸然泪下。

这些关键词就如同咒语一样,暗暗地念叨它,你就得到了祝福,好运伴随而来。今天,给自己选择的关键词是「但当欢乐」。它来自我的新书《认知写作学导论》。

2

「认知写作学」是献给自己的最佳生日礼物。正如去年的《文心书话》一样,那是一本灵感驱动的书,一个字一个字,不断地从你的脑海中往白纸上蹦。同样,「认知写作学」也是灵感驱动,应运而生的学科。过去三个月,一百多位开智写作班同学相伴,最终成就了一门新学科。三月辛苦,历历在目:

2015 年 6 月 1 3号:

下午一口气讲了三小时写作课,外加最近非常忙碌,直接讲完后就睡着了……欣慰从此开启了写作新流派。相信各位优秀学员会带给我越来越多惊喜。

2015 年 6 月 20 号:

今天下午,连续四个小时讲完写作课第二讲。用网络科学解读认知科学四大基础原理,再用其解读写作。人间万事万物的至高法则。讲完后,竟然有点小激动,这样的讲义,我也写出来了!感谢首批一百学员的教学相长,你们真的很棒!你们中间必然会诞生伟大的作家!

2015 年 7 月 4 号:

「修辞感觉」今日讲完,「认知写作学」融会贯通,终于自成体系。可以说,认知写作学发源于今日。感谢各位学员与历史上伟大的学者、作家。正是站在你们的肩膀上,一个崭新的写作流派今日成型。敲下「修辞作为人生意义」,顿觉海阔天空。

2015 年 8 月 8 号:

写作的意义在于忧伤与记忆。认知写作学理论篇今日下午讲完!连续9周熬夜写讲义,200 本书,100 篇一手论文,来自认知科学、叙事学与语言学等十个学科的精华,100 位超级棒的学员,最终开创了一个新的写作流派。累,但爽!

3

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写作的意义何在?正如在「认知写作学」最后一节课总结的那样:写作的意义在于忧伤与记忆。这是写作除了训练思维等功用之外最突出的审美价值。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更想偷窥未来;我们更喜欢群居而非独处。今天名动一时的商业畅销书《从 0 到 1 》的副标题是「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创业投资孵化机构赤裸裸地以未来命名:未来工场、未来创客、初创未来…… 开智公司的口号同样是「解锁未来」。

如果让你偷看 2025 年,你会看到什么?未来是由与现在不同的事构成;未来是由亲切未来的人重塑。时代大变局,胸怀大志者当与智者同行,与勇者相互鼓励;与仁者构建同辈信任。

然而,如果人人都能够看到未来,那么会如何?假设地球是一个向着遥远未来,高速前进的宇宙飞船,那些看到未来的人,就如同在飞机上打开窗户的人。窗外罡风烈烈,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幸存。那些幸存的人啊,将微暗的光,以歌谣、传说与故事的方式,送到今日的人们梦中。那是忧伤与记忆。

4

让我们回到中国写作源头《诗经》。《诗经》正是一个伟大民族关于忧伤的集体记忆。在《诗经》中有近 40 个词汇来诉说忧伤。「忧心悄悄」,这是《柏舟》;也是《出车》。柏木船儿荡悠悠,河中水波漫漫;鹰旗龟旗交错,招展挥摇,你人在旅途。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我心反侧。

当你在真实世界中,碰到一个忧伤的事件,你会痛苦好几天。比如失恋了,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伊人言笑犹在眼前,却与你无关,在水一方。你会哀伤,胸口郁郁,如有大石。但是一旦你用符号化的方式,对这种失恋的情绪进行处理,写成优雅的诗句。这个时候,反而产生美了。试看《诗经》中的忧伤种种: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卫风.伯兮》

在中国称之为谖草,西方称之为忘忧草。找啊找,能否找到忘忧草,让那正在病着的老妈没那么痛苦。几千年后的今天,读它,依然能够感到那份忧伤。

再看另一个例子: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惛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民劳》

烈阳下,民工劳碌,挥汗如雨;酒席上,杯觥交错。千年过去,百姓的辛苦依然。从中国写作源头开始,它为什么存在这么多关于忧伤的,关于痛苦的描述?当我们一旦用符号化的方式来处理忧伤的情绪,它就慢慢地变为美。

5

漫漫演化,那些源头的忧伤的记忆变为民族集体记忆中的一部分。只要你是汉文化下长大的小孩,一旦你继承了汉文化传统,这样你一上来就明白如何与忧伤欢乐同行。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山河。这些美好的诗句,时隔几千年,我们依然能感知到其优美。母亲病重;失恋独处;民忧依然,我们哭着在笑;笑着在哭。

写作的意义正在于无用。一辈子,我们能够碰到的功利计算会足够多,有意义的事物总会不断抓住我们的注意力。然而,美好的写作并不教这个,也无需教这个。写作的此时此刻就是一切,就是欢乐与意义。比如家中那情窦初开的小女,遇见他,突然明白,用「云间月」「海上花」,来形容自己喜悦的心情。那时,她的爱情开始闪亮。

6

友人著作有句话我很喜欢,「生活大概就是这样,很多东西都在分分秒秒地消逝,然而,然而,这露水的世上,有卿云烂兮,纠漫漫兮。」这句话前半句来自日本诗人小林一茶的著名绯句:

露水的世,
虽然是露水的世,
虽然是如此。

后半句出自《古诗源》。山居有日,持诗一卷。卿云烂兮,纠漫漫兮。明明上天,灿然星陈。岂能不欢乐?

凉风有信,鲈鱼正美。开智学院一期写作班六月开课至今,由 《文心书话》、《心智七讲》作者阳志平老师站在认知科学、逻辑思维训练角度主讲写作的技艺。

从认知科学讲到张爱玲,从脑科学讲到修辞感觉……这一期写作课,不仅教写作,更教思维。在接受三个月每个周末不少于四个小时的高密度信息授课后,近100位学员在中秋节前夕正式结业啦!

各组的结业大作业视频版商业计划书惊艳了全场,小编带你一起来回顾一下这场充满创意和欢乐的结业典礼。

精彩大作业

《马村的夏天》

让记忆更简单,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加快您探索世界的速度

img

全集铺

社群信任导向的新型移动电商平台

img

宠物上班族

让闲置宠物来座温柔安抚天使,陪伴小孩、老人

img

现场嘉宾

img

豆瓣专栏作家舒明月,现场分享中国文学中的经典片段,对张爱玲、曹雪芹等作家的写作手法做点评和分析。

img

开智学院写作课一期主讲阳志平老师,三个月来坚持着每周不少于4个小时的高强度授课,在结业典礼为同学们梳理《认知写作学》写作清单。

一期学员分享感想

来自创投圈,爱阅读爱写作的话唠曼姝

img

《马村的夏天》创始人 Yixuan 和她的圆桌骑士们

img

在持续学习路上一路狂奔的中国知网产品经理杨绍顺

img

把写作课收获总结成《九阴真经》的妈妈之友一嘉

img

在财新网从事国际新闻工作的码字爱好者越越

img

结业典礼上,竟然有三位学员在一个月内陆续从外地来到了北京工作,还有从千里之外来和开智学院课程总监陈素封共度中秋的李小姐。

img

干了写作这杯美酒

正如史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里写到:

写作不是为了赚钱、出名、找人约会或是交朋友。最终写作是为了让读你书的人生活更丰富,也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是为了站起来,好起来,走出来。快乐起来,OK? 快乐起来。

你可以写,你该去写,而且如果你足够勇敢,开始写了,你要坚持写下去。写作,跟其他的艺术创作一样,是神奇的生命之水。这水免费,所以畅饮吧。

干杯,再满上!

三个月来,近 100 位学员体验着开智学院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型社交」,在写作课上不仅学到了写作,更学到了思维,期望所有学员在写作的路上笔耕不辍,通过写作找寻到人生的意义。

祝所有师友中秋快乐,团圆美满!■

img

2015-09-19-TonyYet-SmartWriting.md


layout: post title: “Tony Yet:聪明人应该如何写作?” author: “Tony Yet” description: “文中谈到的写作指南就是史蒂芬·平克的《The Sense of Style》,这本书中提到了四个写作秘诀。” tags: [skill] categories: [colume] —

文中谈到的写作指南就是史蒂芬·平克的《The Sense of Style》,这本提到四个写作秘诀:1)少用或者不用专业术语;2)学习认知科学,降低读者认知负荷;3)看写作手册不如多看字典;4)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经阳志平老师极力引荐,《The Sense of Style》将在大陆出版,简体中文版即将上市,届时阳老师将为此书写推荐序,敬请期待

img

假如你翻看任何一本学术期刊,你会发现,很多学者写的文章都是通篇充满了一些你看不懂的专业词汇,即使你想阅读下去,也有很大难度。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这些作者受到了「知识的诅咒」(curse of knowledge)。

知识的诅咒说的是,一个人对于某个领域的知识了如指掌,于是他习惯了用一些行业术语来概括某些很复杂的概念。但问题是,一旦他在文章里采用了过多这样的术语而且不加解释,读者就会感觉到烧脑,然后迅速离开。

传统的写作书都告诉你,要以读者为中心,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可是,这样的原则难以付诸实践。认知科学家史蒂芬·平克在 《The Sense of Style》 这本书里也有专门谈及「知识的诅咒」,并且祭出了处方:少用或者不用专业术语。

img

假如说《The Sense of Style》跟其他的写作指导书有什么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平克会抽丝剥茧一般对写作上常见的错误进行剖析,让你明白其背后的原理,尤其是认知科学的原理,从而让你可以避免在自己往后的写作的时候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不妨先看两个例子:

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看看有什么差别,它们分别给你什么感觉:

A1. 这套东西掉到桌下了。 A2. 这套象牙象棋掉到桌下了。 B1. 这个测量仪落满了灰。 B2. 这个油压测量仪落满了灰。

以上两组例子,每一组讲的是一样的事情。但是你读过之后就会感觉 A2 和 B2 讲得更为细致,你读完之后马上能够想象得到那样的场景。

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是喜欢具体而非抽象的事物。史上那些厉害的作家都懂得这样的道理。而平克就把类似这样的源自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加以归纳,而写成了《The Sense of Style》。

img

看到这个书名,很多人可能马上会想起另外一本书,就是 E.B. White 和他的老师 William Strunk 合著的《风格的要素》,那本书被认为是英文写作者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可是,假如你真的读过《风格的要素》,你会发现它里面讲的那些原则几乎都是叫你不要干什么,却甚少告诉你,你该干什么。有人概括说,《风格的要素》,一言以概之,就是删繁就简,把不必要的枝叶通通砍掉,这样好文章自然会浮出水面。

问题是,这样的原则极其难以付诸实现。

平克在他的这本《The Sense of Style》里面则采取了一种新的思路。他剖析了任何一位写作者面临的根本困境,然后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个根本困境就是,假如你要把你的思想传递给读者,那么你必须理解读者的心态,以及读者大脑的运作原理,而认知科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同时间只能记住非常有限( 4 个加减 2 )的东西,一个东西对于你是再熟悉不过的东西,对于读者来讲可能是完全陌生的,这就要求作者花点时间精力去处理这样的矛盾。

平克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写作是一个智力活动,而不只是文字堆砌的过程

很多人认为写作不过是把一些文字堆砌在一起的过程,可以无视逻辑,但平克认为,一位作者假如他忽视了逻辑,那么他写出来的东西一定会是前言不搭后语,让人很难看得懂。但假如你能够意识到写作是智力活,那么你会更享受这样一个过程,而且也会去想办法把文字的脉络整理清楚,以减轻读者的认知负担。

传统的写作手册有诸多未经验证的假设

假如你翻看任何一本传统的英文写作手册(比如 《Chicago’s Manual of Style》,以及前面提到的《风格的要素》),你都会发现,作者讲的不过是他自己认可的一套习惯用法,很多时候是随意的,都不一定符合逻辑。

比如平克就举例说,美国的写作规范手册都说,要是引述完了一段话,而且刚好句子也结束了,那么此时引号应该放在句号外面。当初之所以有这一规则,纯粹是因为排版工人觉得那样子印刷出来的文章会更好看一些。

这不是很逆天吗?

img

所以平克在他这本书里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就刻意违反了这条关于引号的使用规范,并且很自豪的邀请大家加入这一关于引号使用的公民抗命行动。

同样,即使是像《风格的要素》这样的经典当中的经典,也还是难免有其时代的局限,毕竟那是写于 19 世纪的书,那时候都还没有电话呢,更不要说互联网了。那个年代人们觉得不可接受的东西,后来也慢慢被接受和认可了。所以平克的建议是,凡事最好多查字典,但永远要留意,字典本身也不过是反映一个时代人们的语言使用习惯。这个东西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

写出一手好文章,也是一种美德。

平克在这本书里大力推举了经典文风(classic prose)这种写作风格。他写的这本书本身也体现了这种文风,也就是通过和读者建立对话,然后毫不保留地传递真相这样一个过程。

经典文风是超越时代和国家的,在古希腊、在文艺复兴的法国、在二十世纪的美国,都有人在用这种手法去写作。

经典文风的作品可以最大程度的减低读者的认知负荷,因为作者就是把他看到的东西全盘呈现在读者眼前,读者看完之后马上可以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一个图像,而那个图像跟作者心中的那个图像必然极为相似。

img

只是现在经典文风不再那么受到重视了(在我们传统的教育里甚至根本不会提到这样的流派)。而平克这本书也算是重新唤起大家对这个流派的关注吧。

好文章有没有秘诀?

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假如你懂得一些基本的原则,还是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以下是平克给出的几点建议:

第一,要检查事实。人类都存在一个毛病,就是记忆很不可靠,但人们却常常对自己所知道的东西过于自信。

第二,要确保你的论述是有理有据的。最好是从那些有编辑或同行审阅制度把关的刊物那里寻找和引用你所需要的证据。

第三,千万不要把某段小轶闻或者是你的个人经历当作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第四,要小心虚假的二元对立。把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简化为两种口号或两个阵营或者两种思想的对立,这是有趣的事情,但这不是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办法。

第五,我们提出的论述应当是基于推理,而不是个人品质。你和某人意见不同,然后你说对方是受到了金钱、声誉、政治或者懒散的影响,或者是给对方的论述套上「简单」「幼稚」「低俗」等词汇并不能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诚如语言学家安·凡墨(Ann Farmer))所说:「重点不是要证明自己是对的,重点是把事情说清楚。」

平克在书的最后总结道:

我们要时常提醒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好的文体风格:提升思想交流的速度,展示我们对细节的关注,以及为世界增添一些美丽。

假如你也想通过写作为世界增添一些美丽,那就赶紧找这本书来读一读,然后你就会发现,原来看似简单的写作原来是这般奇妙。■

2015-05-27-CQF-FromWritingToCogChallenge.md


layout: post title: “陈楸帆:脑洞大开的背后--从科幻小说写作到认知挑战” author: “陈楸帆” description: “科幻文学究竟是什么?科幻文学又应该怎么写?” tags: [skill] categories: [colume] —

随着《三体》系列的大热,科幻小说逐渐进入主流视野。但科幻文学究竟是什么?科幻文学又应该怎么写?来,我告诉你——

img

作者介绍

陈楸帆,出生于广东潮汕。北京大学文学、艺术双学士,港大 Space 学院 IMC 方向在职研究生。中国大陆科幻作家。

以现实主义和新浪潮风格而著称,被称为「中国的威廉‧吉布森」。曾为 Google中国、百度服务近十年,目前为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副总裁,聚焦于惯性动作捕捉、虚拟现实等领域。

从16岁开始发表科幻小说,发表作品近百万字,著有《荒潮》、《薄码》、《深瞳》等,曾获过国内外多项大奖,作品被翻译成英文、瑞典文、意大利文、日文等,即将出版作品集《未来病史》。

新浪微博:@陈楸帆


提到科幻,其实能说的东西太多太多,今天我们聚焦在三个角度:

  1. 定义;
  2. 创作;
  3. 工具。

希望能结合我自身的实践与思考,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科幻小说这一类型文学,它在创作过程中的特点,以及一些好用的工具。

定义:科幻是什么?

科幻史

一般别人介绍我的时候都会说:陈楸帆是科幻作家。对于开智群的朋友来说,科幻不是什么陌生的概念,但我确实经常遇到过以下尴尬的情景。

“哦,就是那个哈利波特吧!” “我看过!就鬼吹灯那种嘛,你们很赚钱的哦!”

然后我只能以“呵呵”一笑而过。也经常会有媒体或者老师、同学要求我对科幻下一个定义,那么好,我们来看看究竟什么是科幻。

img

(这幅图的作者) Ward Shelley 是一名纽约布鲁克林典型的威廉斯堡型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包括一系列图表式的绘画作品以及绘画式的年表,表达的是一种关于艺术和文化与历史记录交织。此地图绘制了科幻小说文学类型从它的神话和奇幻小说起源到现在后星球大战空间歌剧史诗类型的转变。

点我看高清大图

相较于从数据中叙事性的涌现,此地图用叙事性的结构来驾驭和组织数据:跨越方格从左至右表示的是时间的流动,并被扭曲变化成为大眼怪兽,怪兽的触角可追踪到史前资源,其身体则是科幻小说文学集合。科幻小说可以看做是启蒙运动(提供科学)和浪漫主义(产生了哥特文学)碰撞的后代。它不仅是科幻小说的来源,更是犯罪小说、恐怖小说、西方文学和幻想文学的起源(这些都能在他们各自的图形中得到验证)。

那么作为一个时空连续体的科幻,它的边界与内涵随着时空流变而变,如果要用一个固定的、结论性的概念来定义科幻,臣妾实在做不到。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些科幻研究者的定义。

科幻研究者的定义

Norman Spinrad:

Science fiction is anything published as science fiction. 科幻就是被出版成科幻的种种东西。

Damon Knight:

Science fiction is what we point to when we say it. 科幻就是我们提到这个字眼所指的东西。

Gary Westfahl:

科幻是一个二十世纪(!)的类型文学,所涵盖的作品明确显露下列三项特征中的任意两者:

  • 散文故事体(prose narrative);
  • 言词描述科学事实,或阐述、反映科学思维的变化(进展)过程;
  • 所描写的情势或新事物不存在于写作的时代(可以是未来、过去,或虚拟的时空)。

科幻不是什么

另外一种思路,我们可以通过树立“他者”来确认“科幻不是什么”,比如说,主流文学。Edward James 便从科幻与主流文学的差异来进行分析。

img

无论哪一种定义,必然都有挂一漏万之处。“科幻”这种类型文学标签对于出版商、书店、读者或研究者都有意义,但对于写作者本身来说,这个标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我本身是持保留态度的。

诚然了解类型文学本身特质能够更好地指导创作过程,但过分强调类型却也会导致“模式化”,束缚本应该自由飞舞的想象力。我想这也许也是许多作家不愿意被打上标签的原因。

创作:谜の科幻男

为什么写作

1 童年环境

(我)出生在广东经济特区(虽然是发展最差的一个),相对开放的文化氛围和通畅的信息渠道,以及父亲在当地一家大型科研机构从事技术相关工作,都给我营造了相对多接触科幻的机会,如书刊杂志(凡尔纳、《知识就是力量》、《科学画报》、《少年科学》等)、影视(我是在80年代就看过《Star War》正传三部曲及 Star Trek: The Animated Series,TAS,对我造成巨大影响)、周围同好影响(有交流和分享的渠道)。

2 教育宽松

我在小学四年级之前都是只上半天课(学校教室资源不足),因此我妈从一年级就带我去市图书馆办理借书证(正常门槛是三年级),基本上每天都会泡在图书馆,养成了大量阅读的习惯。广东省主要还是侧重素质教育,一直到高三基本很少有补习班,再加上家庭属于放羊式的教育模式,给我大量自由时间可以进行阅读并尝试写作。

后来我了解到一些走上类似创作道路的朋友,他们的家庭教育氛围也都是偏于宽松和自由的。

为什么是科幻

为什么是科幻,而不是武侠、言情、童话或者推理?因为这些作品在童年阅读中也绝不少见。除了可见的原因之外,我只能归结于某种审美认知结构上的共鸣,阅读或者写作科幻所给我带来的神经快感最为强烈。我还记得把《神秘岛》三部曲翻烂了全部散页了,再让妈妈用缝衣针重新加固再翻的事情。我还记得初中时读到 A.C.Clarke 的《与拉玛相会》时久久无法平息的震撼心情。

这种模式可能来自于以下几点,同时也是我在创作中追求的:

  • 讨论现实世界的重大议题;
  • (如环境危机、世界末日、奇点临近……)人类全体的命运重于个人、团体的命运;
  • 以思想实验 (thought experiment) 或 (what if) 的形式呈现;
  • “疏离感”构造一个迥异于作者经验主义环境的幻想框架,藉由提供读者某种突兀、特异而与其日常经验无法相合的事物,激起读者的兴趣;
  • “认知”则是获得知识和推论的过程,经常成为科幻的主题;
  • 认知的(大部分情况下可视为科学的)元素成为衡量阅读科幻所能获得特有乐趣的标准。

如何坚持

一年级那年在三百格稿纸上写下的太空歌剧(足足有5页!),那是对《星球大战》的拙劣模仿,有机器人、有飞船、有激光枪以及被射中后在地板上化为一滩血水的外星生物。毫不夸张地说,那是我整个写作生涯的起点。得到家人鼓励之后便开始抽屉文学的创作。而1997年初次投稿《科幻世界》得到发表并获奖的《诱饵》,便是一个更大的激励。

毫无疑问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卡夫卡这种完全自我激励型的天才,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创作的快感一部分来自于创作本身,更无法忽视的是来自外界的认可与反馈。因为被退稿而放弃的人恐怕不在少数。

因此我的建议是先别急着投稿,而是从身边人(家人、朋友、同好)处寻求反馈,不断打磨提升作品,以免挫伤创作热情。

尤其是我看到有一些年轻的创作者在遭受退稿打击后走上另一个极端。过分揣摩杂志媒介的喜好,努力向其靠拢,却放弃了对自我创作的坚持。这点非常非常的不可取。

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对于作者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创作者的热情都是因为缺乏反馈而被浇熄。所以有时候,天赋、勤奋和运气,你很难说哪一个更重要或者更不重要。

放出一张好图(故事的生命周期),请对号入座,在这个周期里,你走到了哪一步?

img

灵感哪里来

那么,灵感从哪里来,如何转化,下面这两张图可以作为参考:

img

img

对于我来说,灵感意味着保持对信息的某种敏感性,它可能来自于外界,也可能来自于潜意识,而作者需要抓住这种稍纵即逝的火花,判断它发展成为作品的可能性。这一过程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复制性和偶然性,相比起来,我更愿意分享一下如何从灵感通过一定的步骤计划转化为完整的作品。

乔治.R.R.马丁:

有两种作家, 一种像建筑师,蓝图明确、一砖一瓦、按部就班; 一种像园丁,把灵感种进地里,浇水施肥,等待人物与故事自由生长。 世界上很少有纯粹的建筑师或园丁,大部分是两者的混合,只不过比例不同。

对于我来说,短篇小说更倾向于园丁,而长篇小说则偏向于建筑师,我直觉认为充分调动潜意识的写作模式比理性写作更为高级,比如做梦就是一种最高级的创作。但无论哪种,我都需要通过回答一系列的问题来完成作品。

Q1:这个故事的核心是什么?

可以是一个词、一个意象、一种情感或者某种价值观。

Q2:故事发生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或者什么样的环境)?

可以从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进行构建。切记:世界设定要能最大限度地表达故事核心。

Q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篇幅?视角?风格?节奏?

风格往往被忽视,但往往决定了一个故事是否成功。如果你想的是写一个刘慈欣风格的小说,但其实更适合以韩松的方式叙述,就会有问题。小心前后风格不一致。

Q4:故事主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生物)?外观、喜好、习惯性动作或口头禅、信念、梦想、特殊才能、弱点、秘密与谎言?人物在故事进行过程中是否产生变化?他的伙伴、导师、敌人都是谁?

人物小传是非常好的 checklist。

Q5:开头与结尾?

有趣的是一般在写作之处我就确定了结尾的句子,而且一般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创作就是寻找从开头到结尾中间经历的过程。

Q6:什么样的力量驱使人物从开头走向结尾?外在危机或内在动机?

所有的情节都是由不同场景中的事件序列组成,而在每一个事件中都需要人物去作出体现其价值观的选择,因此小心设置每一个场景,让它与你的故事主题紧密相关,同时在整个世界观设定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可参考《千面英雄》中“英雄之旅”的12个环节(但小心陷入模式化)。

img

Q7:人物在情节中的对话及动作是否符合设置本身?每一个转变的推动力是否明晰及足够有力?相应角色是否产生合理的互动和反馈?

可以参考一种名为LARP的方法,也就是Live-Action,Role Playing,将自己及同伴套入角色进行扮演,朗读对白,看是否感觉别扭。因为人类大脑对于语音、表情、姿态展现出来的丰富信息,要远远敏感于对文字信息的识别。

Q8:这个故事是否存在被更好讲述的方式?

修改!反复修改!从整体立意、结构、逻辑顺序、角色设置、具体段落编排、字词选择,乃至于标点,都需要一再拷问自己:这个故事是否存在被更好讲述的方式?一般来说,我都是主动要求编辑再给我宽限时间进行修改,哪怕已经交稿,只要有更好的想法,只要没有下印厂,都要改!改!改!

Q9:非常、非常小心地选择你的第一读者

从他的反馈中得到进一步修改的有益建议。再选择适合此作品的媒介进行投稿。有鉴于当今出版业江河日下,文学编辑水平难堪,建议众群友从阅读量、审美品位、写作实践出发,寻找值得信赖的 writing peer 作为第一读者。比如建立类似开智群的写作互助小组也是不错的选择。

只要你 follow 这九个问题,加以意志力,完成一篇作品应该是没有问题。

工具:用作品说话

阳志平:当你仔细审视超一流作家生平,你会发现,他们普遍动用了一些工具,有内在的心智工具,也有外在的实体工具。前者是光,后者是影,光影交舞,协奏出伟大的作品。

记录灵感:随身笔记本,Evernote,微信收藏,Pocket。(目前没有发现能够线上线下一统江湖的工具。)

写作软件:Markdown 或类似在线工具(我用的是 draftin ),Scrivener(类似纳博科夫的卡片功能)。(编注:离线杂志第二期《离线·黑客》有多篇关于 scrivener 软件的介绍,包括 KK 和阳志平老师对卡片式写作的理解;同期还刊登有陈楸帆老师的小说《开光》以及访谈。)

硬件:Cherry机械键盘,一把好的椅子。

安替:机械键盘的声音可以帮助作者进入心流状态

BGM:根据需要的写作风格决定背景音乐。

辅助品:我本质上抗拒一切成瘾物质,无论是烟酒咖啡或者含糖饮料,但发现有些时候葡萄酒可以帮助降低思维发散的活跃度,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或许也是许多作家酗酒的原因)

规律生活:写作本质上是体力活动,保证充足睡眠,规律的有氧运动,以及对意志力的锻炼(比如长跑)。找到最有利于创作的时间段与节奏,通过训练,缩短进入“心流”的缓冲时间。

结语:用作品说话, 一篇完成的渣文胜过一万个烂在脑中的天才想法。通过作品的迭代进化来实现个人成长,好作品就像基因和 meme,会通过读者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它将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且,最终帮助你实现不朽。

一篇完成的渣文胜过一万个烂在脑中的天才想法。

荐书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创意写作书系(水平参差不齐,但可以挑着看):http://book.douban.com/series/6917
  • 《千面英雄》
  • 《创造力手册》
  • 《Wonderbook》(本次讲座部分图片出处)

Q&A 答疑解惑

Q:你是一个现实感很强的作家,从《丽江的鱼儿》到《鼠年》到《荒潮》,都有很强的现实讽喻,另一方面,像《G代表女神》这样的作品,又性感私密到极致。你都是从哪些地方获得写作出发点?有没有什么主题,是特别容易触动你神经和创意的?

我关注那些日常里司空见惯,但是细思极恐的主题。比如鼠标手,比如银行柜台交易员是最接近机器人的人类。

Q:好的科幻小说,首先应该是好的小说还是好的科幻呢?

我是站在小说这边的。因为好小说可能相比起好科幻来,更容易找到共识。当然,更正确的回答可能是两者密不可分。

Q:文科生不具备无力天文基础,要怎么开始写科幻小说?

文科生其实不要妄自菲薄,我相信在智力上文理生没有显著差异,差异在于逻辑。逻辑学原理可以自修,然后借助外部存储,比如网络、书籍、公开课、理科好友等等,完全可以补拙。

《科幻之路》六卷本,James Gunn 主编,基本上就是将科幻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作家流派作品拉出来溜一遍,我大概是在13-14岁看了这套书,完全突破了我对于科幻的狭隘认识。他是一整个世界科幻的概念。

Q:新技术给人带来的刺激越来越频繁,也就越让 人感到审美疲劳。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度刺激的时代。在这种状态下,科幻还能给人带来那种强烈的世界观上的刺激吗?

好问题,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人类对于 Sense of Wonder 的渴求是不会变的,变化的是表现形式,我个人认为虚拟现实可能是科幻的下一个新载体。从文字到图像再到虚拟现实,科幻其实是特别适合这种媒介的一种类型。

Q:写作时卡壳怎么办?

我写作分几种状态:正常状态(每日2000-3000),一泄如注(每日5000+),卡壳状态(500-)。卡壳其实大部分原因是自己没有想清楚,我倾向于放下,但是不是真的放下,而是将思考酝酿过程放到后台。等到某天你会突然想起来,那个时候就是后台运算完毕,可以开始动笔写了。■

头脑清晰,写作未必清晰;清晰写作,必然需要一颗清晰的头脑。

写作八原则

与我的《文心书话》一样,《风格感觉》也是站在认知科学角度,教你写作。John Danaher 将《风格感觉》一书内容,整理为写作八原则。平克表示认同。我翻译如下,供你参考。

  • Eliminate Metadiscourse :砍掉元话语
  • Don’t confuse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communication with your line of work:不要复杂主题
  • Minimise Compulsive Hedging :写作清晰给力,少用模糊词汇
  • Avoid cliches like the plague:陈词滥调,如避蛇蝎
  • By all means discuss abstract ideas, but avoid unnecessary abstract nouns :抽象名词,远之;抽象概念,论之
  • Remember: Nominalization is a dangerous weapon - 名词化是写作大凶器
  • Adopt an active, conversational style:采用主动和互动风格
  • But it’s okay to use the passive voice (sometimes) :被动语态,并非洪水猛兽

点评

参考上述材料,同时征引《政治与英语》、《有效商务写作》等读物,我将逐一点评平克写作八原则

原则1:砍掉元话语

认知科学关心 meta 词缀,不少术语均以 meta 开头,比如你可能听过:元认知、元记忆、元学习。元话语(metadiscourse)则是指语篇中能标示话语结构,提请你注意或表明发话者态度的各种语言手段。你可以将元话语理解为「关于写作的写作」。请看一个元话语著名例子:

在第一部分,我们将…

应大刀阔斧,砍掉这类词汇。如果不得不写,也请提高「情感指数」,保持对话姿态。什么是情感指数?它语出2008年我推荐的《有效商务写作》一书,表示你是否关心读者。试看情感指数坏的例子:

我们很高兴的宣布,本实验室的新设施将对外开放,随时准备承接各类脑科学实验。

文中的「我们」、「本实验室的新设施将对外开放」都不是站在读者角度,因此,此句情感指数等于负二。为了提高情感指数,需要修改为:

你将有机会使用某某实验室,来做你的脑科学实验。

同样,遵循提高情感指数原则,你可以这么来写元话语:

正如你刚才看到的… 你先来看看这个对你有用的…

原则2:不要复杂主题

试看一段文字:

因此,如果所有事情都同样(为了简化,这里忽略了自我归类的人类水平)的话,在自我归类个人水平的显著性和社会水平的显著性之间往往存在着反向的关系。社会自我知觉(social self-perception)往往是沿着一条连续体——从把自我知觉为一个唯一的人(把个人内部的认同最大化,同时把知觉到的自我与其他内群体成员之间的差异性最大化)到把自我知觉为一个内群体类别(把与内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最大化,同时把与外群体成员之间的差异性最大化)——而变化。

每个字,你都认识,连在一起,你不认识了。这样的文字,在心理学文献中比比皆是。好了,将这样的坏文字扔到一边,来看看,好的文风是什么。以下句子出自我的偶像,认知科学鼻祖休谟《谈谈随笔》一文:

人类中比较优秀的一部分人,不满足于只过一种单纯的动物式的生活,而致力于心灵的种种活动;这些人可以区分为学者和爱交际的两种类型。

对话比主题更重要。你试图向读者解释一些重要主题,而非你向他说明:

该主题将有多么困难;并且该主题背后有多么复杂的学术争议。

别把你的老本行当做谈话主题。你关心的,并不一定是读者关心的。记住,你的写作是与读者沟通。在非虚构写作时,常见错误是,用自己研究中的内容来混淆主旨。一位哲学家喋喋不休地谈论其他哲学家所作所为,而不是谈论原本应该关心的主旨本身。当然,也有例外。就是两位著名学者之间的辩论。

原则3:写作清晰给力,少用模糊词汇

一些修饰词,如「看似」、「显然」、「几乎」、「某种程度上」,有时候必要,但却过于乏味。如果你用过头了,还会给读者不良暗示。尽量少使用这些模糊限定语,会让你的写作更加清晰有力。

原则4:陈词滥调,如避蛇蝎

请使用新鲜、言简意赅的隐喻来代替陈词滥调。奥威尔在《政治与英语》中;休谟在《谈谈写作的质朴和修饰》中已批评较多,请参考我的老文章休谟与奥威尔谈写作,不再累述。

原则5:抽象名词,远之;抽象概念,论之

伍尔芙曾经写过一本书《普通读者》。什么是普通读者?你可以理解为有阅读趣味与欣赏能力的人。究竟是写成晦涩难懂,寥寥数人阅读的无聊文章?还是为普通读者写作?显然,平克选择了后者。他建议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谈论抽象概念,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抽象名词。

根据我的总结,滥用抽象名词,莫过于两类,

  • 其一:性、度、力。
  • 其二:人民日报体。

先说性度力。当你打开在线书店网站检索,你会看到这类图书标题:《自控力》、《演讲力》、《说服力》、《沟通力》、《领导力》…… 文笔差的文章正文中,你时不时又能读到:

  • 专注度、自由度、可信度、依赖度、精确度、关联度、相关度、聚合度、性趣度、高取代度、生活满意度
  • 显著性、安全性、易用性、自觉性、特异性、敏感性、科学性

不要轻易用「性」、「度」、「力」这类抽象名词吓唬读者。鲁棒性、效度、演讲力,这是吓唬外行。奥威尔将这类词汇称为「语言的义肢」,能砍就砍。

另一类滥用抽象名词的例子则是人民日报体。什么是人民日报体?你的文章中充斥了大量「问题」、「模式」、「水平」、「观点」。举个例子,「一个有着心理健康问题的人会变得很危险」 应删掉「问题」,改为 「有心理疾病的人会变得很危险」。

我的个人网站上有一个小工具中文词语检查器,用来检测上述问题。目前正在扩展为《中文写作辅助系统》,未来将开放更多的功能,比如能检测「豆瓣鸡汤」与「坏翻译」等。欢迎提供语料库。

原则6:名词化是写作大凶器

请记住,所谓「名词化」——将动词改变为名词的过程——是写作大凶器。奥威尔曾深入批评,学者与官员倾向过度使用它,如政治家经典辩护就是:

错误已经造成了。

原则7:采用主动和互动风格

尽量采用生动、互动的风格,比如使用第一和第二人称。不要假装你还有一位经纪人帮你冲在前台,比如这类句子:

「这篇文章会表明…」

如果可能,尽量使用主动语态,试看平克给出的范例:

例子A:「随着时间的推移,X会带来持续的累积性毁坏」 例子B:「不要使用X,它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将你杀死」。

哪种表达更好呢?哪个句子的情感指数更高呢?

原则8:被动语态,并非洪水猛兽

《风格的要素》等英文经典写作手册,非常反对使用被动语态。不过平克指出,如果你只是偶尔用用被动语态,大胆使用。只是需要记住一个原则:

此时,你试图攫取用户注意力,集中到你要突出的事物上。

主动语态引导读者将注意力投在正在做出的行动; 被动语态则让读者的注意力放在做出这些行动的人或物上。 有时其实需要关注的正是后者。例如:

「看到李雷了吗?」 「他正被一位拿着购物袋的女子扔鸡蛋」。

在第二句话出现的被动语态合情合理,因为它可以让你抓住读者对李雷的注意力,而不是关注正向他扔鸡蛋的女子,她是韩梅梅吗?:D

注:译为《风格感觉》是向写作名著《风格的要素》与《修辞感觉》致敬。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开智团队基于认知科学原理和人工智能开发了中文写作辅助工具写匠 AIWriter ,你可以用它修正文字,润色文章,避免陈词滥调。

参考文献